阅读历史 |

9婚礼前期捉虫(1 / 2)

加入书签

秦曦见过孟清华的父母后,果然他们对于秦曦的离婚再婚并不介意,能养出孟清华这样优秀的孩子的父母,也十分聪敏开明。

尤其儿子三十岁了,他们都几乎放弃催婚,以为儿子以后要孤独终老,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对象,还是女的,就心满意足啦。

很快他们约定双方父母见面,见面即定亲。

双方父母一起吃饭,都是讲理和善人,相谈甚欢。对于婚礼流程,嫁妆彩礼等事项,双方都通情达理,有商有量地达成一致。

秦曦嫁妆一千,彩礼也一千,都给他们小夫妻作为以后小家庭启动资金。

孟家先提出,婚后小夫妻住在大院,单位给孟清华分配的房子,即秦家隔壁不远处。

他们并不介意女方婚后常回娘家,反而惭愧自家儿子忙于工作,恐怕对家庭付出比不上女方的付出。

而他们夫妻作为男方父母,因为身体不给力,除了金钱,恐怕给不了孩子多少帮助。

孟家提供缝纫机、收音机、手表作为额外的彩礼,孟父孟母表示其他人有的,他们儿媳也得有。

秦家父母感念亲家的用心和诚意,同样表示离得近他们会出人出力照顾小夫妻。

小夫妻的被子、褥子、结婚衣服、日用品他们家出,还提供一辆自行车作为陪嫁。

接下来,孟清华和秦曦需要打结婚申请报告,单位批下来以后,他们打算先领证,然后选一天休息日在孟清华单位的食堂举办婚宴,也不大操大办,就请四桌亲近的人来参加。

孟清华和秦曦的领导同事挤一挤可以坐下一桌,孟父孟母、秦父秦母的朋友一桌,就这还是只请在海城本地的亲友,外地的亲友因路途遥远并没有邀请。

然后是双方家庭的亲戚,各一桌,亲戚邀请最为亲近的人来,不然光是秦家的大家族,一桌根本坐不下。

期间琐碎的事情很多,孟家父母主动提出由他们办理,毕竟他们夫妻已经退休,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也乐意为儿子儿媳操持人生大事。

而秦父秦母都要工作,且按照习俗,婚礼一般也是由男方操持比较多。

至于结婚当事人,年轻人懂什么?这时候就提提想法意见,等结婚当天风光的出现就行。

这让秦曦回想起原身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因为顾爱国的家庭比较穷困,彩礼三百都是顾爱国自己攒下的钱,婚后秦曦又给回顾爱国当做家用。相当于零彩礼。

顾家父母出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票还是顾爱国自己出的,婚后基本都是顾爱国自己骑。相当于趁着结婚,顾爱国给自己添了自行车这样的大件。

秦曦陪嫁一套房子,包括房子里面备好的家具、生活用品,还有压箱底的一千块。

离婚的时候,秦曦为了保持原身高洁不食人间烟火人设,彩礼没有提,花用的压箱底钱没有说,自行车也让顾爱国拿走,一堆花秦曦的钱给顾爱国做的衣服、被褥,也让他拿走。

秦曦想起来就觉得生气,她自觉没有原身的大方大度,对于钱财这种明确代表自身利益的东西,她向来敏感,好吧,说实话就是吝啬、斤斤计较。

但,不能被发现离婚前后性格变化太大,万一被怀疑不是本人咋办?

这种束手束脚更令人憋屈,明明想痛打渣男,让他尽身出户,偏偏要克制自己故作大方。

现代有见识的网友们都说“钱在哪,爱就在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