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建设新农村(1 / 2)
秦曦先和大队长父亲了解大队的情况,结合她记忆中已知的大队、公社、县城情况。
她分析想要富,先吃饱。
粮食还是第一要义。
因为现在的农村人还有些只能半饥半饱,才能活下去诶。现在没有袁隆平爷爷的新品水稻,产量还很一般,肥料还是原始的有机肥。还需要上交公粮,给城市的人口,农民手里的粮食,一年到头,要没有遇到天灾,要非常勤快,才能顿顿七八分饱。
古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饭都吃不饱,哪有什么更多追求。
所以首先要提高粮食产量。
当地的水土一般般,不贫瘠也不算很肥沃。自然条件不太行,粮食种子这时候还在改良中,还没有后世那么高的产量。
那么要看肥料了。
这时候肥料因为产量不高,价格贵,买不起不说,一般人没有渠道还买不到。
所以同时,还需要低成本副业,反哺农业。
一个首选是开设砖瓦厂,操作简单,成本比较低。
第二是土布生产。人工效率不行,要改良机器,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这些产业起来以后,可以购买肥料,购买良种,申请农机设备,增加各项农产品的收获。
大家可以吃饱饭,然后又可以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例如辣椒,花椒等,可以做成干货出售,还便于运输储存的。又能有更多收获。
那么要先看家乡附近是否有烧砖,烧瓦的原材料了。
地质这方面,秦曦想了想,她不会诶。
但别怕,有人会。
秦曦询问老队长老父亲,村里接收的改造人群,原先都是干嘛的,有没有其他技能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老父亲有点不赞同,“他们都是坏分子,你最好别去接触。我们不能给他们什么优待。”
秦曦明白的,“我并不是想给他们什么优待,我也不敢啊。只是希望人尽其用,就他们那体力,干点农活效率极低,对我们大队贡献太少,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