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2天呐,养猪?(2 / 2)

加入书签

县城里也有懂营造的专业人士,她打听了一番请来一个。

那人带着两个随从和诸多工具,绕着场地走了一遍,又问了她的一些需求,然后道:“这么大的猪场,大东家说的那种水泥啥的且先不算,其他材料加施工,少说一万两银子。”

“噗~”这回轮到她喷茶水了。

一万两银子!?

盖个养猪场还要一万两白银?想屁吃呢!

她是想养猪挣钱的,又不是养猪破产的!当她是冤大头呢?

她冷着脸打发了这个,又找了几个“专业人士”,报价上万两到几千两都有,有些还有点意思,有些就离了大谱。

连续换了几个都不如意。

最后,还是谢耘给介绍了一个朝廷营造司退下来的老师傅,跟着商队送过来。

***

这位老师傅只是背着手走了一圈,同样问了她的想法,以及什么地方用水泥,什么混凝土之类的。

他道:“牲畜多和少,有些事儿区别就大。五百头猪的养在一起,无外乎吃喝拉撒、预防生病;预防的话主要通风,消毒,此外排粪水也大问题。往何处排,大东家有什么构想?”

朱令仪是看过随身宝找到的一些资料的。

“我想着猪圈后面都留出缓坡,后面挖出沟槽,打扫和冲洗污秽直接顺着下坡流到沟槽里,最后汇总在一处大池子里,用来沤肥。”

老师傅微微颔首,又道:“每个隔间可预留活动场地?还是只圈着养?”

“我特地去看过一些养猪的人家,都是一个圈,又吃又拉,不大干净。我是打算喂食在外头,跟猪睡觉的地方分来,一来能溜达溜达,二来趁着猪出来吃食,里头好打扫,通风晾干。不然天热的话怕是容易生病。”

“说到天气,我是打算猪都不过冬的,比如明年春天养小猪崽,养到年前一个半月就都宰杀了买出去。”

老师傅点头,“如此也好,不然冬天取暖是个不小的消耗,且,猪也不长膘了。”

“不知道大东家怎么安排养猪的人手?”

朱令仪是打算开始阶段还是雇人每天上下工,五百头猪崽也不会一下子都进来,肯定一波波地,人数根据猪崽进来的数量慢慢增加,分早晚班,最大限度保证猪有人照顾。

但养猪的人手数量关系到是否建食堂和宿舍,以及预算,所以也得问清楚。

五百头猪,就算每天每个人负责照顾二十头猪,分成早晚两个轮班,也得五十人,在预留出机动人数,以及专门负责准备饲料的,还不得六十来人?

合计了一番,朱令仪觉得每天肯定要管一到两顿饭的,也得建个食堂还有宿舍。开始不规划好,以后再建还更麻烦,地方都不好挤。

不如一开始就建出来,早晚要用到,又不是钱不够。

商量完食堂和宿舍,老师傅的意见是,围墙要高,要结实些,地面不用全部水泥抹,还是要给猪留出一点打滚的泥土地,这是猪的本性,硬要改怕容易生病。

此外,如果自己留种猪生仔肯定要过冬,要有取暖,而且地方要大。。。。。。

又说到沤肥的池子会有废气,池子也需要遮挡避免有人掉进去等等。

需要备足够的生石灰,不但猪圈隔三差五撒一遍消毒,池子里也要常撒灭蛆虫,或者扫杂草落叶泥土进去沤发。

如此这般,水泥和管道不算里头,其他如取暖,防雨,排水,通风,干燥,消毒、储存饲料等林林种种,多数可以就地取材,加上宿舍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