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中午咱杀羊吃(2 / 2)
在乡下人家,一般也就是喂猪的人家才要弄个食槽子,但他们往往用石头槽子,那东西耐用,还能传几辈人使。牛也好,骡子驴也好,就食槽、水槽那点而活计能有几个钱?
但那是几个钱的事儿吗?
凡有点长远眼光的人都明白,朱令仪这个牛马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牲畜,还是可能给镇集和周边这些村子甚至是县城里,带来一场大变化的事儿。
一下子多了三十来头大牲畜,日常消耗就不用提,单说秋收是不是加快速度了?早日完成了收秋,这些牲畜能白闲着吗?
那拉车、拉脚儿的活儿是不是会有人干?
拉车也好,拉啥也罢,不得先打车架子啊?那可都得是正经的大车,车轮子都得特制的,车轴更不必说,那都是特别的好木料才成。
而且,牲畜驾辕子的套和架子不得单独做?
没专门的手艺能做这个?
这上头说的哪一样不比打个窗户、门还是桌子、凳子的贵价?用杨木匠的话说,打一辆大车就顶得上他们先前忙活大半年的,不多说,哪怕接上三五辆大车的活,他们铺子就都一年不用接小活儿了。就没时间做。
眼下他虽然在这支应着,他老爹已经去寻打大车的好木料去了。
除了拉车,那牛肯定得拉铁犁耕地吧?牲畜拉就得配套的架子和套子,那不都得现做现打造?
都有牛耕地了,铁犁头换不换个深的?
早晚的事儿。
别看那县城里的万盛和铁匠铺没来人,但一大早的梁老大就赶去县里了,指不定这会儿那赵铁匠正四处找人拉关系多整点铁矿原料啥的呢。县里头原本也就几头老牛和驴子,也没个骡子马的,哪会儿有现成的铁掌子?以后这不论大小,都是活计。
再说潘屠户,他一个杀猪的跟着忙活啥?
杀羊啊!
他们整个东明县城就两个屠户。本来乡下人家日子苦,人都勉强养活,能养猪的人家更少,况且,天天打草喂猪,能养出多厚的肥膘来?勉强喂一年,到了秋冬没猪草了,再喂猪掉膘不说,成本也合不上,就赶年前买个好价钱。
平时收猪隔三差五地能收上一头,也是十里八乡地去跑,总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