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1 / 2)
“阿嚏”端王一行人在营方卫住了两夜就直接去了下一个卫所,名为孔寨。
“你若伤风了,就自先回大营吧”端王看徐飒一路打了三个喷嚏,有点儿嫌弃。
“谢王爷关心!末将只是闻道草药味儿就鼻痒”徐飒揉了揉鼻子。
孔寨也是和勿束接壤的一处地方,但是和营方不一样,此处多为山地。之前遭到侵扰的次数很少,卫所的驻军也没有那么多。
此时端王一行人正由孔寨卫所的吴参将领着去往曾遭侵扰的药王村。
药王村顾名思义盛产药材,雄州此地的墨廊山潮湿但不多雨,山上到山下温度差异很大,适合很多药材的生长。
药王村附近的药田和守营村的瓜田不一样,很是规整,面积很大,纵横交错、条理分明,一看就是经常有人看顾的。
药王村之前仅遇到一次勿束兵来犯,且村里损失很小,端王和里正问了一些细节便由他领着坐在药田中的一处凉亭里饮起了茶。
“大人们请尝尝这黄芪茶,黄芪可是个宝,即是药材平时也可当茶饮,很能增强体力,体弱和爱困倦的人尤其适合”里正殷勤的给几人满上。
又笑呵呵的道:“我们药王村家家户户都要备着此茶”。
端王饮了一口黄芪茶,有草药微苦的味道,却又带着点儿回甘,很是温和。
他观察这药王村中百姓们身形瘦弱的较少,且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股朝气蓬勃的劲儿,想来种植药材让他们的生活很富裕。
“孙里正将药王村治理的很好”端王看着周围一片片连绵的药田,忽然很想将这里的风景画下来让远在京城的父皇知晓。边关百姓自力更生,也将日子过得很好。
孙里正谦虚的行了个礼,“大人谬赞了,小老儿可不敢居功,这多亏南宫家的帮衬”。
正在揉鼻子的徐小将军回过头来,这两天听到南宫家的名号是不是有点儿太频繁了?而且他怎么有一种又要听到同一个故事的感觉?
只听孙里正很感恩的叙述道:“我们药王村虽是祖祖辈辈都种药,但是种的都很零散,且遇到那黑心的收药商家还会将价格压的极低”
“碰到收成不好的年景,也有食不果腹的时候”
孙里正笑叹了一下,“后来,多亏了南宫家,借给我们钱让我们平整土地,每年种好的药材他还会专门派人来收”
“价钱从来都不会亏待我们,村里人的日子才越来越好”孙里正言语中带着真心的感激,一旁陪坐的乡老们也都微笑着点头称是。
徐飒眯了眯眼睛,“南宫岳是不是还建议你们每家仅种一种药,这样更方便打理?”
孙里正点了点头,“一家仅种一种药确实省了很多劳力,男人家翻完地,仅婆娘看着就行,而且每年只种这一种,还有了经验,来年收的更多”
“哦对了,这不是南宫老爷的主意,是藜少爷让我们这么干的”
徐飒听到后有些哭笑不得,南宫家这是在搞单一化种植的商业战术,以此来控制药王村的销售途径。如此种植,外来药商即使想来收购药材,也没有南宫家的资本可以吃下那么大的体量。
但还好,南宫家的商业战术只是应用在对手身上,并未过多的压低药农的价格。和京中的一些豪族大地主相比,已经算是很仁慈了。
他突然很想结识一下那位众人口中的“藜少爷”,这雄州,还真的是藏龙卧虎。
正盯着远处看的端王忽然道了一句,“你们且在此饮茶,我去看看药田”
莫风几人要跟随,他摆了摆手。离得太远他不知道是不是看错了,但一想到真的可能是她,脚下的步伐又快了一些,心中也暗暗有些激动和欣喜。
南宫藜今天是来查看药田的,又到了柴胡采摘的季节,这味药三年一熟,平时伺候的要极其精贵,但是采摘时间短,若错过了时机,几年的时间就可能化为乌有。
南宫藜刚进村子就听说来了军爷巡视,本来想找孙里正商量一下柴胡采摘后运输的事情,闻此情况就先来查看药材长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