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0第六十章 暖日薰风祈安康(1 / 2)

加入书签

熹宁帝让明钿身边的老宫人将其送回温饬殿好好养病后,便往濯龙园赴宴去了。

宴席设在濯龙池上那座题有“一池天”的水榭里。水榭临水而建,四面开敞,东西两翼长廊亦通透开阔。盛夏之始,濯龙池上绿荷浮沉、红菡舒卷,水面清风送入长廊水榭,清香扑鼻。

熹宁帝入了濯龙园,先往园林深处的花园里拜见了太后,这才扶携着太后登上了一池天。

太后与天家来了,这场端午安康宴才算是正式开始。

受邀而来的百官及其家眷子女早便按品阶各自安坐在了席位上,男坐长廊东,女坐长廊西。

熹宁帝扶着太后至一池天内的主席上坐下,自己也便回到右席首位上坐下了,后宫妃嫔则按品级高低相继入了席。

在这一众妃嫔里,章怀春忝列其中,只觉万分不自在。

而至今,她也未见到她家的三女公子。

她正想问问主席上谈笑自若的太后,对面的熹宁帝却适时地替她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母后,为何至今也不见叹春妹妹?”

听及,太后便忙让谢苏回寿安殿去催一催那小驹儿。

***

章叹春姗姗来迟,一身有别于席上诸人的短衣窄袖胡服,使她瞬间成了这水榭内不同凡响的存在。

她本生得灵动秀气,穿上这一身干净利落的胡服,那稚气的眉宇间便多了些勃勃英气。

进了一池天,她大方有礼地向徐太后与熹宁帝见了礼,而后方道:“甥女来迟了,还望姨母与表兄勿怪。”

熹宁帝颔首:“去你阿姊身边坐着吧。”

却是太后见了她这副打扮,诧异了许久,在她入席前,蔼声和气地问:“你何故这身打扮?又为何来得这般迟?”

章叹春忽变得有些难为情起来,支吾着回答:“甥女本想备一份端午礼为姨母祈安康,却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礼。想为姨母抄一份延寿经,字却写得歪歪扭扭,绣的福袋也……也拿不出手……但甥女听说宫里的端午宴会有射粽之戏,甥女便想着好歹要为姨母射下一只福粽献上,也算是为姨母纳福了。甥女也是因练习弓箭才来得迟了,姨母不要生气怪罪……”

徐太后欣慰笑道:“你有如此孝心,哀家怎会生气怪罪?你先入席吃些东西吧。”

章叹春乖巧叩首谢恩,似有些不情不愿地走到章怀春身旁的席位上坐下了。不论章怀春倾身过来与她说什么,她一概不应,反倒小大人模样似的说教了一句:“孔夫子有言:食不语,寝不言。阿姊忒失礼了!”

她这副冷淡又端庄的模样,陌生的让章怀春不敢认。

“你还在同我置气?”章怀春心中难受,仍是柔声轻语地对她说,“你既然要留下来,我也不想再拦阻你了。只是,你能告诉我为何要留下来么?可是太后逼你了?”

“没有!”章叹春故意别开了脸,回答得斩钉截铁。

章怀春毕竟还是了解她的,只是与她如此简单地交谈了两句话,便从她的态度里隐约察觉到了什么。

她家三女公子即便真的对她心怀怨念,也不会故意避开她的目光。

此时此地,章怀春也不好同她多说,只得将心思放在了宴席之上。

依宫中规矩,开宴之前,百官里会推举三两人出来在太后与天家面前颂一番天下太平、社稷安康的话,随后便是那万众期待的射粽之戏了。

宫中的射粽之戏,为取纳“五福”之意,光禄寺准备的福粽里皆点上了“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字样,射中福粽,便能讨个好彩头。

席上的五彩粽子送上来时,那濯龙池上已有一艘小龙舟下了水,龙舟上皆扎了五只圆润可爱的五福草人,草人头顶银盘,盘内各盛放一只福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