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启程(2 / 2)

加入书签

“那这与他有什么关系?”季姜不懂。

一两岁的小儿,别说记事了,怕是还没断奶吧,怎么也关系不到他身上啊。

孟潇也皱眉“哎呀所以说,这事根本就没法论,反正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了,妹妹只要记得,离他远些就是了。”

季姜虽还有些难以认同,但她毕竟既不了解长安的事,又只与萧?见过一次,并不相熟,遂点点头应下了。

“成,那妹妹你慢慢收拾着吧,我去前院瞧瞧去,不要出了什么岔子。”

吃完自己那份晨食,孟潇灌了几口茶水,站起来就快步往外去,边跨过房门还边跟季姜喊话。

“知道了。”季姜心不在焉地回他。

毓娘看着铜镜里拧眉的小娘子,不由笑道“六娘子不用多想,左右咱们府上既没有在宫里为妃为嫔的娘子,也没有跟皇子结连理的娘子,与宫中没有多繁杂的往来。”

“而且,婢子听说这位七殿下从不出宫,长安的饮宴也甚少有人请他,有请的他也甚少露面,六娘子回京后应当不大会见到他的。”

此事的确不是季姜能怎么样的。

她不知该做什么反应,只摇了摇头不再去想。

*

辰时一刻,杏云巷外已经立了四队着金甲持旗的兵卒,但巷口只停了三驾崭新宽敞的马车,其余萧屺几人都是骑在高头大马上。

大晋新立,文臣武将大都是经历过沙场的,他们的后辈,这些长安子弟也多尚武,比起坐在马车里的柔软颠簸,他们更喜欢策马迎风的飞驰。

几人身后,一个身穿织锦华服、装扮了满头金簪银篦的妇人,正拉着秦兆功眼泪涟涟地叮嘱。

“我的儿,去了长安便不似在家的自在了,我本是不想让你去的,都是你阿耶.......”刺史夫人王氏说着又拿帕子摸起泪来。

秦兆功左右看看,眼底闪过一丝嫌恶,皱眉道“哎呀阿娘,你快别哭了,这么多人呢。”

“你懂什么,为娘这是心疼你呢,咱家又不是穷苦破落户,有吃有喝的非读那劳什子书做什么,起早贪黑地苦熬,图个啥啊。”

“阿耶让去就去呗,”秦兆功挥挥折扇,无所谓的样子“再说我还没去过长安呢,听说那里有个什么康平坊,热闹得紧。”

“我儿,阿娘给你包了几块银铤,你若是不够用了再写信回来啊......”

秦兆功更加不耐烦“我知道了,你快回吧。”

王氏不肯走,转头又教训起旁边垂首立着的秦二郎,无非是些照顾好兄长之类的话。

前面骑马的几人只作没听到王氏的无知之言。

只有李兖,他坐在马上听了半天,终是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偏头跟朱温策笑道“头一次听说,阿弟照顾阿兄的呢。”

后面秦二郎抬头朝这边看了一眼,朱温策赶紧给了李兖一记胳膊肘,示意他少多话。

这种场合,往往大家越安静,李兖就越憋不住。

他向后一躲,笑得更欢,尖锐的小虎牙露出来,发尾银饰晃动得欢快。

孟潇给小厮使了个眼色,那小厮得令往王氏三人那边走过去。

就这一个小动作也被无处寻衅的李小侯爷抓住,他偏头,故意凑近旁边马上的孟潇,一脸真诚笑道“二郎,你家新亲戚啊?”

孟潇瞪他“你皮又痒了?”

说起秦家,孟潇心里也颇为不耻。

原来,那日秦兆功二人到杏云巷来说了秦诘的想法。

??秦家想要一张入长安国子学的名帖。

乱世几十年,礼崩乐坏,百废待兴,如今国朝初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