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怨骨女郎棺中藏(1 / 2)

加入书签

宋蕤忆起这一段回忆了。

彼时,谢清稚还未过十二岁生辰,满心满意筹备一次远行。

《许愿之神》最后一页,写了唯一一个愿望。

??想要阿爹和阿兄陪皎皎过生辰。

她的生辰在初冬,实在不是个好时节。不年不节的,在边关戍守的父兄向来在年关时回京述职,赶上她生辰的时候寥寥无几。

谢清稚年纪尚小时,便明白自己的父兄是为人敬仰的英雄。

他们为国为民,驰骋疆场,将敌寇驱逐,护卫百姓安危。与之相比,她的生辰实在微不足道。

谢清稚虽从未同阿娘提及,阿娘却知晓她心中所想。

在她生辰三月前,便偷偷给远在北疆的夫君去信一封,信中一问及家人平安,二提及皎皎思念二人一事。

自别日,已三月,窃思君:

……

皎皎生辰别无他求,只想要同夫君和易之一同渡过,不知夫君可否准许。倘夫君准许,皎皎将启程前往北疆。

另,请夫君当做从未看见此信,只作偶然提及,是给皎皎惊喜。

请夫君莫要忘怀。

皎皎从未与妾身提及此事,此为妾身自作主张,也莫要言是为妾身提议。皎皎惯口是心非,若知晓妾身所为,是要半日不好意思出门的。

切记,切记。

……

信笺是夹在她写给父兄长篇大论的信笺中,薄薄的两页字,阿娘通篇在说她,涉及己身的,竟只有一句“自别日,已三月,窃思君”。

这信笺被她看见实属偶然。

父兄死讯传回后,谢清稚一度精神恍惚,昼夜不能安睡,然却还没到伤心欲绝的地步。毕竟,她认为,死得其所,不该为之惋惜。

而后朝廷有旨,谢氏一族通敌叛国,满门抄斩,才真正将她打入无间地狱。后来,母亲生志全无,又被母家逼迫,惨死狱中。

阿娘才将信笺交给她。

竭尽全力对谢清稚道,千万不要忌恨自己的父亲和兄长。

他们定是有自己的苦衷,她手中握着信笺,同她道定然要相信他们,等着他们,他们一定会来救她。

会洗刷谢氏的冤屈,恢复满门的荣耀。

谢清稚那时天真地认为,他们定然会来。

然而,阿娘一病不起,药石无罔。那时,她才明白,话都是人说给人听得,其实说得人未必相信。

阿娘苦苦煎熬了十日,最终也没等来她心心念念之人。

谢清稚也等了。

等来一场大火,焚毁了谢清稚的一切,也是在那一场大火中,她起了死志。

走出昭狱的是宋蕤,与她谢氏再没干系。

谢氏对得起谢清稚,却唯独辜负了阿娘。

宋蕤惦念之人,除了阿娘,便是宋简。

回忆打开了匣子。

她便想起,那封回信中,提及北疆秦副将子女,同她年纪相仿,哥哥活泼好动,古灵精怪;妹妹灵动可爱,性子文静。

原是秦珩和秦瑶。

可惜了,相逢不是恰好时。

秦珩眼下记忆仿佛停留在那个时节,自动补上宋蕤从未到达北疆的经历。

他兴致勃勃拉着宋蕤疾走,身旁低矮深浅的屋舍一闪而逝,宛若走马观花。

一边兴致盎然介绍,一边从怀中掏出一只旧的簪花珠钗,珍珠早已零零散散的脱落,被他献宝似的捧到宋蕤面前。

“我要送给瑶瑶的簪花,谢妹妹可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