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2 / 2)
“农业税还会导致一部分官民矛盾频繁,打击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同时城乡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开土地去到城里打工,所以到了现在甚至不少地方还会给农民们补贴,鼓励他们继续种地,减少城乡差距。毕竟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没有人种地可不行,所以现在实行用工商业补贴农业。”
“虽然现在农民的日子好过上了不少,但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民还是没得比,特别是像美丽国这样平原众多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大农场,不少农民比城市里的白领收入还高,真希望有那么一天。”
诸朝众人虽然与现代隔着百年甚至千年的时光,但他们并不笨,在姜宛并不算特别细致的解释下也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秦,嬴政坐在软塌上,手指弯曲轻轻敲击着面前的桌案。
从商鞅变法至今,大秦便一直秉持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人有着严格的管控。因此商业虽然暴利,但是在整个大秦的经济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这后世竟然只靠工、商业便可养活整个国家?一个所谓的“公司”就能养活整个军队?这怎么可能?
不,也是有可能的,只要从事工、商业的人足够多、规模足够大就行,可那样的话不就没人种地了吗?那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养活那么多的人。
这时嬴政脑海中又冒出了那亩产千斤的神种以及不需人力自己便会在田间耕种的机械,对了,他们那时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如今下天下一统,不需要那么多人去打仗了,但农田却没有那么多。或许适当开放手工业、商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黔首们有活干,他们就不会想着造反了。
汉,刘彻经过了短暂的迷惑后便是眼神一亮,他望向桑弘羊,“看来这商业的确暴利,竟然一个行业就能养活整个军队,爱卿,你回去多想想看怎么从那些商人手上多收些税,朕打匈奴的钱就全靠他们了!”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对商贾之事很是熟悉。
他在心中感叹,这后世的商税恐怕也是基于总体的规模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