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买一送一(1 / 2)

加入书签

皇帝一定晓得他弟不吃葱。

“周敬端”不敢细想,他这一惊,后背都渗出了汗珠。

难不成皇帝早就看出来了?

那依着他们天家人信佛信道的执念,会不会把自个儿看做不祥的化身?万一日后再有个什么仗要打,临到阵前俩人忽然换了身体,岂不是影响整个战局?为了他好弟弟的名声,也为了他的家国大业,岂不是要就地把王明珠一砍?

“周敬端”捏着瓷碗,心里头百感交集。

难怪春猎的时候,皇帝总盯着他俩笑,原来是笑里藏刀,在他眼中,自个儿早就是一具尸体了。

华仪郡主见他浑身僵硬,担忧地问了一句:“端哥哥怎么了,是不合胃口吗?”

周敬端深吸一口气,心中突然有了种“老娘死都要死了还怕你个球”的悲凉壮烈感,大事当前,华仪这点小栽赃算个什么,反正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办自己,以后过的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就算是最后一天,她也要拖着华仪郡主下地狱。

周敬端突然换上一副不符合他日常言行的表情,冲着华仪郡主笑,笑容里带着一丝不容易察觉的崩溃,道:“太好吃了。”

华仪郡主羞涩地掩面。

周敬端继续:“以前怎么不晓得,妹妹有这般好手艺。”

华仪郡主将头撇去一边,似乎脸都红了,半晌后急急忙忙奔出去,大概是自己开心到没边儿了,要出去撒撒欢。

她出了门,周敬端这才有空偷看桓王的笔录。

薄薄一小本,几乎没什么重量,他再度翻开,书页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字。

第一页:建兴元年七月初七,与和瑗猜灯谜,胜我。

建兴元年八月二十,与和瑗下将棋,再胜我。

建兴元年九月十一,与和瑗斗蟋蟀,再胜我。

建兴元年十月初五,与和瑗打架,我胜。被父皇责罚,略有不服。

建兴元年十一月二十九,与和瑗、五郎赛蹴鞠,我一挑二,大胜。

......

桓王的笔录十分简略,没有许多废话,和王明珠的大相径庭。

周敬端几页看下来,发现桓王幼时的日常几乎都和永明郡王许和瑗有关,其中或多或少掺杂了她五哥和景王,甚少有其他人,可见当年的两人有多要好。

一直看到建兴四年十二月十八,那一日没被写上任何字。他起初以为是自己看错了,亦或是桓王忘记了,琢磨了一阵才想起来,那时她才十岁,永明郡王一代谪仙人物,死在了大雪纷飞的日子。

他继续翻下去,余下的文字变得寥寥无几,建兴六年三月后,直至建兴十年七月,中间没有任何记录,也不知晓发生了什么大事。

就连王明珠自己,对这段时间的记忆都很模糊。

他翻至下一页,看到建兴十年七月十七,这日子他熟,是他们两个大婚那天,上面只简略地写了几个大字。

成婚,未见明珠,赴边关。

字迹比前几页那些看着稳重成熟了许多,隐隐露出锋芒,略有些豪放不羁,看着像是新墨,大概是桓王回来后补上的。连笔录都没留下就走了,看来他心里真的记挂着边疆百姓。

太和四年十二月初六,归京。

太和四年十二月初九,答应明珠去扬州,莫忘。

太和四年十二月二十五,诗会,明珠与我,夺字魁首。

太和五年元月初三,明珠扎马步,有魄力。

太和五年二月十八,明珠练弓,三发不中,依旧很棒。

太和五年三月初一,明珠练剑,难以描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