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4绣球(2 / 2)

加入书签

楚寻一下马车,卓明海等人就立马迎上来,“楚大人。”

照水楼虽名为楼,却不单是一座楼,而是与一座宅院相连。

欲想通往那楼,需先进入那座宅院,得在里面完成通关,第一、二关比较常见,就是作诗与绘画,此两关对诗与画的要求不算太高,约一半读过书的人能通过。第三关难度稍大,他们会进入一个密室,根据里面的线索在一刻钟之内走出密室,这一关才筛掉很多人。

楚寻他们一行人,原是有十位,已是挑选最厉害的,有的还是书院的举子,如今才三人得以进入照水楼,除了楚、卓二人,还有一位姓方的举子。

卓明海还是对楚寻有几分佩服的,居然真的考真才实学进来。

果然还是有些不同的,那些守在楼前的小厮也是长相清秀的年轻小伙,见到他们不是寻常的假脸堆笑,而是不卑不屈地行礼,将他们请进去。

眼前是一座二层高的木楼,这才是真正的照水楼。里面不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但却布置得极为雅致,让人想不到这竟然是花楼。

一层中间设置一个演出的高台,二层中空,设有包厢,能清晰地观看到舞台的表演。

时下民风开放,听曲看舞不仅只有男子能看,有的富家千金也会来看个乐子。东家可真会做生意,一般会优先将女客安排在二楼。

楚寻今日还换上一身崭新的长裳,锦袍玉带,正是恣意风流悄郎君的装扮,坐在观众齐聚一堂的厅堂里,也是鹤立鸡群,让人一眼难忘。

他进来坐下后,就有好几名女子毫不避讳地看他,不过楚寻早已见惯此等场面,没有任何不自在,而是乐在其中。

与别的朱红艳紫舞台不同,这里的高台设得十分清雅,又有假山流水,实在是风雅。

随着鼓点的起伏,十来个少女持剑缓缓而入,容貌与身段都是无可挑剔,技艺也不逊色,既有舞蹈的优美,亦兼具剑的气势,台下人看得如痴如醉,响起了一阵又一阵掌声。

只是楚寻可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只觉得舞蹈编得是中规中矩,挑不出什么不对,却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之后的两个节目亦是如此,楚寻心中叹道,自己确实不该期望过高,不过好在,照水楼的名?与美酒都还不错。

就在他略有失望时,台上恢复了宁静,烟纱屏风后隐隐传出管弦丝竹之音。

半晌,屏风撤走,一位着抱着琵琶的素衣女子出现在台中。

细拨慢捻,琴音弦动。

楚寻望向那弹琵琶的女子,虽是半遮面,可不难看出,她肤如凝脂,那双眸像是凝着半塘春水。

看不清容貌,愈发是引人遐想。

从众人的惊呼中,楚寻知晓,原来这位就是清雾姑娘。

歌声婉转动听,词亦清丽,有百转千回之感。

楚寻微眯着眼细细听着,到了动人之处,心中亦是无限感慨。

很快,一曲终罢,却是让人听得意犹未尽。

抬眼望去,那一双眼眸泫然欲泣,欲说还休,真真是我见犹怜。

此间,许多观众纷纷,将桌上的竹筹取出,放入楼中小厮端来的盘中。

卓明海朝他笑笑,楚寻以为与寻常这般,是给这位姑娘捧场,故也跟着将那竹筹放入盘上。

场上的观众不禁惊呼练练,原来是,清雾姑娘已摘下了面纱,手中还拿着一个绣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