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莱茵闪电(1 / 2)
没有浅薄的战前挑衅,推演很快就在林奇就位后直接开始。
这让回想起自己军校生涯的格里芬略有些遗憾,但也因此心平气和了一些。
仔细一想就会知道,其实他来找林奇推演,对他自己、林奇和鲁登道夫都是好事,堪称三赢。
因为无论结果如何,林奇和鲁登道夫都能得到格里芬的助力,而格里芬也能因此重新在军部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么一想的话,最希望林奇答应的人,其实是他自己。
一个享受过荣耀与欢呼的人,又怎会甘心以一个农夫的身份默默无闻地迎来结局。
格里芬眼中闪烁着全系投影带来的微光,嘴角逐渐上扬。
是了,就是这种感觉,虽然这不是真正的战争,但作为他复出前的开胃小菜,还算不错。
研究过林奇的战例后,格里芬得出的结论是,这位后辈擅长以劣势兵力去撬动整个战场的形势。
这种不算是风格的优点,说明后者对战场内外的信息利用率很高,并且擅长寻找对手的弱点。
很不幸的是,被联合王国称之为莱茵闪电的格里芬,他自己同样也是这样的风格。
他曾多次在错综复杂的大规模战场上寻找到穿插的机会,并利用这样的嗅觉最终彻底击垮了联合王国舰队。
出奇兵?他不怕的。
因此在一开始他就想好了这一场推演要怎么打,他要用经验和实力,好好教一教林奇。
堂堂正正的交锋中,真正的大兵团作战,该怎么打。
格里芬丝毫没有对林奇掩盖自己的意图。
他在预设战场环境和兵力的时候,便挑选了一个和多瑙星系差不多,没有太多遮拦物的星系作为主战场。
而双方的兵力也均为一支满编帝国舰队,一万三千艘战舰。
林奇略作考虑之下,很快就答应了这样的战前预设。
他其实也想从格里芬身上测试一下,自己现在的水平,比起格里芬这样的传奇人物来说,到底够不够看。
相比于他,格里芬的战绩不但更为耀眼,战例也是数不胜数。
理论上来讲,想要从这样海量的数据里分析出格里芬的战术风格是件很难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