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破壁计划(1 / 2)
还没等洛哈林的权贵们搞清楚女帝陛下突然召见情报系统高官是为了什么,关于北境三国的战事汇报便传回了洛哈林。
得知帝国舰队在里尔德的带领下不但击退了萨拉斯舰队,还在北境三国舰队中取得了不俗的影响力后。
之前跳得厉害的那些弹劾林奇的官员,此时纷纷偃旗息鼓,就跟之前的无数次一样。
此时他们似乎也意识到了,想要在军事方面做文章扳倒林奇,只怕并不现实。
因此林奇在南方星域大肆越权征召专家学者和工程部设备的行为成为了他们新的弹劾点。
只是林奇在南方星域成立的公司,在整合了原阿尔帕德家族的地方资本后,又接受了诸如南部诸国、北境贵族甚至是帝国工程部的投资,已然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这个庞然大物动动手指头,成立了一个由林奇和少数几个股东持股的分公司,这个名为诺亚的公司便得到了巨额资金的支持,以及大批工程设备为期十年的无息租赁贷款。
其中这些资金的来源组成较为复杂,除了林奇的资金外,还有皇室和鲁登道夫元帅的投入。
林奇自己的资金其实并不充裕,但诺亚用了些小手段,将她用杜寇伯爵遗产经营出的资本,划到了林奇的名下。
如果想要调查这些经AI之手洗白的资产,只怕是得帝国财政部最精英的那一批税务专家查个几年才能发现问题。
至于他们会不会这样做,这诺亚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就是蕾娜,帝国皇帝做点小生意,税务局还是很识大体的。
如此一来,所有的权贵都知道林奇又在利用这家公司搞小动作,可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
很多人猜测,那个小小的资源星杜寇三号星,上面可能发现了极为珍贵的矿藏,甚至是发现了弧光粒子产出的可能性。
也有一部分阴谋主义者猜测,以杜寇三号星的位置,正好和阿尔伯特家族领和利奥波德家族领呈几何三角位置布局。
他是打算在这里建立一个军部的军事重地,以此彻底掌管帝国南方星域,让中央星域无法插手南方事项。
而实际上吏部对于南方星域的掌控程度,并没有随着他们的官员动身前往南方星域而有所提升。
一方面来说,帝国的官方法律其实较为开明和宽松,为了保证直辖星区的稳定和对皇室的支持,哪怕是三等公民在帝国直辖星区的待遇也不会差到哪去。
同时帝国官方不承认农奴制度的存在,有关农奴的法律和解释权什么的,都在自成体系的贵族法里面。
南方星域废除农奴制之类,提升公民待遇的一系列法案,只要调整为地方性的法案,便不会和帝国宪法起冲突。
而另一方面,南方星域的各个星球上,从底层民众到中层的政府基层,都已经成为了林奇的基本盘,在无法进行大范围人事任命的情况下。
一位新上任的帝国官员,如果不能和当地人和睦相处,或是契合林奇的政治理念,那么他面临的将会是一事无成的尴尬境地。
上有特区发展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有南方星域民众的配合工作,政不出总督府成为了新任南方星域总督拜伦伯爵每天都需要面临的难题。
归根结底,南方星域的一切步调,都还是要跟着特区走,因为特区主导了南方星域的经济和工业。
只要在特区范围内,特区发展委员会的权力便凌驾于帝国官员之上,这是由蕾娜的直接支持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无法影响和主导特区,那么上行下效之下,也就无法掌控南方星域。
事到如今,原本积极活动的吏部其实已经摆烂了,对于吏部来说,他们已经把人派到了南方星域,还顺利上任了。
那么吏部就尽到了职责,也保全了颜面,至于那些被派去的官员?
聪明点的和当地人合作,那政绩都不用动手就有人喂到嘴里,其他那些无法顺利展开工作的人,还是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吧。
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林奇视为帝国南方星域的实际掌权者,并开始散布流言蜚语,离间林奇和蕾娜的关系。
蕾娜作为帝国皇帝,如果在她掌权的时候出现这样权力滔天的权臣,皇帝自然会被轻视。
林奇对此并不在意,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蕾娜皇帝威严受损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他真的是南方星域的实际掌权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