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4换个人来(1 / 2)

加入书签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过去了一周,期间里尔德上将并没有和谢尔盖伯爵达成什么协议,他在谈判这方面并不是专业的,还得是让外交部的人来。

他在谈判场要起到的作用,无非就是给谈判人员武力撑腰,还有就是确保林奇设下的底线基础不受到影响。

在这一周时间里,萨拉斯帝国的变脸比翻书还快,提出的条件也是一降再降,不复之前的嚣张。

不,应该说谢尔盖在北境三国人员面前依旧强硬,只是他在不断和莱茵帝国,自由联邦妥协,这其中主要还是看和莱茵帝国的交涉结果。

北境三国的高层,包括欧格森中将和一些赶到这里的政府高官,外交人员们,对此感到愤慨,但也无可奈何。

又能怎么样呢,谈判的结果如何,还不是得看能不能实现,他们要是提出要求萨拉斯帝国赔偿一笔巨款,后者不给的话,北境三国能自己动手拿吗?

谈判场以外发生的事,就更加剧烈一些。

里尔德上将眼看着谢尔盖伯爵拖延时间的意图太过明显,便建议北境三国舰队出击去骚扰萨拉斯帝国的补给线。

在冰风暴移动要塞动弹不得的情况下,萨拉斯帝国一方的安东上将被迫分兵去防守补给线。

里尔德上将再将莱茵帝国舰队的驻地向前提了提,就是这么两个小动作,直接让谢尔盖在最关键的几个问题上给出了一些退步。

例如他们不再主张北境三国星系的所有权,将巨额赔偿对半砍后又打了个半折,并不提要塞的维修费用让北境三国出,谈判地点也定在了这处星港。

来自达索斯坦星区的谈判团队已经抵达了星港,斯诺德王国的首相也抵达了这里。

后续萨拉斯帝国杜赫宁亲王据说会亲自和斯诺德王国首相交谈,但里尔德觉得这不太现实。

倒不是说前者不敢来,而是后者不敢见。

以萨拉斯帝国的强势,如果杜赫宁亲王在会面过程中耍些小手段,别说首相了,国王来可能都不好使。

而里尔德上将在谈判的整个过程中也是身心俱疲,体会到了真正面临多方利益拉扯时一个大势力的为难之处。

他在和南部诸国打交道的时候,一方面是莱茵帝国占据绝对的强势方,主动权在他手上,一方面也是南部诸国的大小势力太过零散,不齐心的同时政治手段也一般。

属于是炸鱼虐菜去了。

来到北境三国这边,以里尔德上将的能力,打仗是够了,但一旦涉及到战后的诸多环节,面对杜赫宁亲王和自由联邦的专业搅屎团队。

还因为需要考虑到莱茵帝国一方,林奇需要拉拢北境三国的前提条件,又不能武力强压,又不能拍板许诺,可谓是层层受限,怪难受的。

更别说外交部的人虽然拿到了洛哈林的谈判方针,但还是三天两头从他这试探林奇阁下的意思,也是让他有些难绷,只能有学有样,选择去问询林奇的意思。

好在,他的受苦时间随着来自莱茵帝国北境的一支小规模舰队的到来,彻底宣告结束。

因为随着时间来到四月中旬,林奇在南方星域的事情也算是阶段性告一段落,他便直奔北境三国,无论是里尔德还是两面为难的外交团队都松了口气。

林奇的亲卫舰队像是悄无声息的幽灵一般,在没有惊动任何一方眼线的情况下直抵莱茵帝国第十三舰队的驻地,再从这里沿着第六舰队进入北境三国的航线抵达斯诺德王国的首府星马尔堡星。

短暂的访问结束后,林奇再度启航,用时一天半,到达谈判星港所在的星系。

整个交战四方的目光都在得到消息后盯着他的行动轨迹,尤其是萨拉斯帝国一方的杜赫宁亲王和安东上将。

二人很清楚莱茵帝国既然派了林奇来,那么也就代表着这场战争该落下帷幕了,只是关于林奇的情报还是太少,他们摸不着这位比安东还年轻的帝国军界领袖带着怎样的条件前来。

为此杜赫宁亲王已经动身,他不放心谢尔盖伯爵,认为后者无法应付林奇这种级别的对手。

身具决策权的谈判者,底气就是要比捏不准上级想法的谈判者更加充足,如果这种底气运用得当,那么完全能在谈判过程中形成碾压的优势。

星港泊区,里尔德上将带着一众军官和外交官等候已久,然而北境三国的当地官员比他们等的时候还要更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