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0莱茵帝国军的新秩序(1 / 2)

加入书签

莱茵帝国在北境三国的胜利,自然不会刻意藏着掖着,从国家宣传部,到边远星系的地方小报,都在宣扬帝国志愿军的赫赫威名。

这次志愿军的胜利,在激发了莱茵人的民族热情和爱国情怀之外,也戳破了一部分萨拉斯帝国战无不胜的光环滤镜。

这一点从林奇回到洛哈林后接触到的那些贵族身上有着直观体现。

原本那些嚷嚷着萨拉斯帝国不能随便招惹,他们想要北境三国那就让给他们,并以此来弹劾林奇的贵族们。

此刻倒反天罡,反而用为什么没能从萨拉斯帝国身上扒下来更多利益为由弹劾林奇。

主打一个欺软怕硬,底线灵活。

林奇已经在心里给这些跳梁小丑一样的贵族划定了死期,便不打算在这一趟回洛哈林的时候跟他们多费口舌。

现如今林奇的权势其实已经达到了一个军人能达到的顶峰,就连曾经的鲁登道夫元帅也未必能在实际的权力上和他一较高下。

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就得往摄政王和实权亲王的方向靠拢了。

鲁登道夫那会毕竟和弗里德里希三世还是出现了一些相左的意见,也正是二人之间的分歧才给了威廉大公这些军事贵族上位的机会。

弗里德里希三世过分信任自己权衡的手段,利用军事贵族压制鲁登道夫派系在大战得胜后的权势,但最终玩脱,也间接导致了帝国西线攻势脱离控制,损失惨重。

而现在林奇和蕾娜之间的关系已经超出了亲密的范畴,可以说如果他愿意的话,摄政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蕾娜巴不得让他来应付能塞一宫殿的吵闹贵族。

只是林奇很清楚一点,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牢牢守住现在手中的军权和舰队影响力才是关键,若是他选择弃军从政,或许前期贵族和高官们马上就会退步许多。

可从长远来看,这些人巴不得让他进入他们熟悉的领域,再通过政治手段来对付他。

林奇现如今的地位,如果没有帝国的诸多舰队支持他,那是一天都待不下去的。

因此回到洛哈林的第一天,除了面圣等必要流程之外,他哪怕到了晚上,也得第一时间回到统帅部大楼,处理这段时间囤积下来的军务。

现如今的莱茵帝国,舰队总数已经和一年前大为不同。

曾经的九支正规舰队外加贵族舰队和地方守备舰队的军事体系也被林奇推倒重建。

其中莱茵帝国第一舰队,也是第一近卫舰队因为在继承权之争中站错了队,被歼灭了部分,其余舰队整个拆散,补进了第二近卫舰队和第三守备舰队。

第一近卫舰队中的诸多贵族子弟也被集中安置在了洛哈林的皇室守备舰队之中,这支只驻扎在洛哈林星系的小规模舰队,任务便只有参加阅兵,都是些样子货。

第二近卫舰队则是在林奇的手段下宣誓效忠于蕾娜,现如今不但吃到了从龙之功的福利,一跃从干脏活累活的老二成为了唯一的近卫舰队。

更是补充了一批第一近卫舰队的新锐战舰,实力更进一步。

不过林奇对这支舰队的要求很高,不但训练任务会比以往更多,其舰队从士兵到军官的构成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属于是既能保证忠诚度,又具备精锐舰队战力的“真”近卫舰队。

帝国第三守备舰队原本是负责中央星域守备任务的二线舰队。

在西线攻势失败,联合王国反攻势头猛烈的时候,这支舰队的兵力被三番五次地抽调到西部星域战场之上。

原本人员训练度就不够,战舰也老旧落后的第三守备舰队,虽然为莱茵帝国的反击争取了一定的时间,但也因此损失惨重。

林奇借着这次机会,调整了这支舰队的编制,利用俘获战舰和第一近卫舰队的战舰,重新搭起了这支舰队的框架,并为其补充到了一万艘战舰的规模。

这也就是曾经在对支持二皇子的南方星域大贵族利奥波德公爵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牵制作用的中央星域守备舰队。

帝国第四、第五舰队不必多说,这两支舰队覆灭在莱茵帝国发起的西线攻势之中,只有部分人员投降后被联合王国俘获。

但经过了两次和列塔尼亚的战俘交换,目前也只回国了三十多万人,另外的俘虏都还被维多利亚捏在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