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第22章(1 / 2)

加入书签

‘咚……咚……咚’三声,有人敲响了御史台的状鼓。

卯时刚过,御史中丞陈贺嘴里还嚼着半口葱油饼,就听见御史台的状鼓被敲响了。

要知道上一次发生这件事,还是平民状告王氏家族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直接拉开了数十年的世秽之乱。

这般重要的鼓,那里是想敲就能敲的!

用茶水压下去这半口饼,陈贺来不及换上官靴,匆忙就往衙门跑。

御史台的衙门不似专门判案的刑部,没有些唬人的刑具,甚至都没有五大三粗的衙役,不过一炷香,所有御史台的官员皆到位,站在后厅里互相打探。

陈贺一拍桌案,张口问道:“外面发生了何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憋不出来一句话。

这状鼓敲得莫名其妙,未免引起过多百姓的关注,他们开了御史台的门,将告状者引到了前厅跪着。

“不若先打满五十下板子再说。”这时有人斟酌着开口。

“不可,我刚刚去看了一眼,那人面色萎靡,眼突而脸凹,色黄,不像长命之人,万一死在了御史台,你我都要吃挂落!”

“罢了,还是先去看看发生何事,再做打算。”听着手下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吵得不可开交,陈贺只好下了命令,先去瞅瞅这人什么由头。

众人进入前厅,只见那告状之人本盘腿坐在地上,见他们出来又连忙跪好,面目寡瘦奸邪,确实不像长命之人。

陈贺坐在主座,一声惊堂木响,顿时所有声响都停了下来。

“堂下人可知,敲击状鼓的后果?”

“小民……知道。”那人颤颤巍巍的回话。

敲状鼓告官,先前都是有滚钉板、或者打五十大板的先例,后来为鼓励百姓监督官吏,就实行了推后制,也就是说,若是状告内容属实,便可免去告官的刑法,若是不属实涉嫌诬告,惩罚更重,不死都是好的,甚至还有可能剥夺亲属科举的权利。

这是赌上全家性命的一场豪赌!

见堂下之人了解事情的严重程度,陈贺再次开始了询问。

“堂下何人,所为何事?”

“小民平乐村王状,今日敲鼓状告镇国大将军……混淆郡主血脉,欺瞒皇上。”说完这句话,王状将头重重磕在大理石的砖面上,像是不怕疼似的,咚咚直响。

陈贺眼角直抽,好家伙,这头顶的乌纱帽算是保不住了。

欺君之罪,株连九族,可谁敢动镇国大将军!

“诽议宜兴郡主与镇国将军,你这小民,好大的胆子!”

“小民……小民有证据!”王状哆哆嗦嗦地抬起头,咧开嘴角,努力露出谄媚的笑。

“说。”

“是,官老爷,小民是平乐村村正的大儿子……”王状讲完这句话,语气一顿,偷偷瞄了眼左右,显得有几分贼眉鼠眼。

陈贺见他这般模样,便觉得厌恶不已,语气也不耐烦极了,他重重拍了一下惊堂木,喝道:“探头探脑作甚,还不快给本官速速道来!”

“……小民只知道,将军府的姑娘早在前几个月害病去世了,现在的郡主可不是镇国将军的种!”

如此粗鄙的话,让众位官员纷纷皱起了眉头。

王状却没管这些,竟是越说越起劲来,“眼下这位小郡主的亲爹可是和俺从小一起长大,还穿过一条裤子嘞!她爹以前被选中参了军,就那什么薛……薛家军,后来因伤退役,便在城里干个木匠挣点小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