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刘信遇吕雉(2 / 2)

加入书签

刺客的刺杀,使得秦始皇几次到了死亡的边缘,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的可怕,从而更加恐惧死亡,也更加留恋生命。对生命的留恋,使得秦始皇越来越迫切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永远不死。于是,他重用许多和儒生们交往密切的方士、术士,要他们为自己炼制长生不老药,还派遣徐福等人去海外寻找仙药。

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应为秦始皇找到这种药。按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验者,要处以死刑。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不但逃之夭夭,而且就和那些对秦始皇不满的儒生们一起,诽谤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一人决断,贪于权势等等。秦始皇听后,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圈定四百六十余人活埋于咸阳。这即是所谓的“坑儒”事件。

可见,“焚书坑儒”这场中国文化史的浩劫,其实都与秦始皇多次遭遇刺杀、特别是再兰池遇到刺客有关。刺客事件,直接促使了秦始皇执政风格的转变,由前期的英明神武、推行仁政,又变得猜忌多疑、残暴好杀、贪婪成性。

此时的刘信,还并不能够完全了解到这些内幕。他只知道,无论是“焚书”,还是“坑儒”,按照现代人的观念,都不是什么好事。

“焚书”“坑儒”,使得秦始皇更加失去了读书人的支持,而这些读书人别的本事没有,却最善于辩论、叙述,实质上是掌握着社会舆论。秦始皇得罪了这些读书人,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罪了舆论。这就导致他死后,一旦陈胜、吴广带头造反,天下舆论就都导向造反的一边,都反对秦朝。像郦食其等许多读书人,都迅速站到了反秦队伍里。这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刘信此时在乎的,当然不是秦朝的迅速灭亡,而是“焚书”“坑儒”残害了文化,摧残了文明,也给后世封建统治者开了恶劣的先例,明清的“文字狱”很难说没有受此影响。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钳制、对文人的打压,则导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