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故事里真假参半(1 / 2)

加入书签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下就记忆深刻了。

厉时涧从刑部大牢出来后,就被他爹送来太子府报道。

周钲也确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认真讲策论。

季朗整个人就没在状态,听得心不在焉,厉时涧把笔横放在鼻唇之间夹着玩。两个人没了之前学习的兴奋劲,今日都无心向学。

周钲现在觉得当夫子真的比当皇帝还难。毕竟皇帝说话没人敢不听,更别说摆出这么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他敲了敲戒尺,出了一道题“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这是孔子用来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也是他这次科考的题目,索性拿出来为难一下两个小辈。

季朗和厉时涧看着那题干,感觉好像互相都不认识了。

周钲敲了敲戒尺:“这是今年的科考题,你们可以肆意发挥,适应一下。”

他说要就往外走,“我顺便补个回笼觉。”

几个时辰后,夫子归来,厉时涧的卷子上写了几个字:猪蹄一大框,翘首多盼望。夫子一出题,头发掉光光。

季朗的试卷上倒是有东西,画了一幅画,一个老头看着一串葫芦瓜流口水。

周钲:“……”这两人是都饿了吧!一个要猪蹄一个望瓜流口水的。

厉时涧问:“夫子,你说这是今年的科考题,那你的答案是什么?你不也没考上吗?”

他是真好奇。

其实季朗也好奇,毕竟是当年人人称赞的太子,才学兼备,就算是在民间那也是佼佼者,科考怎么可能考不上?

周钲将两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笑了笑,拿了张纸,写了答案。说是写不如说是画,他跟季朗一样在纸上画了一幅画。

一个和尚一把刀。

季朗和厉时涧都愣了,这画跟绣娘手上抠出的纸上的内容一模一样。

他们的视线从画上挪向周钲,异口同声:“这是你画的?!”

“啊!”周钲被这两人的眼神瞪得莫名其妙,“怎么了?”

季朗和厉时涧相视一眼,两人眼中皆是惊惧。

季朗想了想,便把绣娘的事情和盘托出。他拿出从绣娘手中得到的小纸页,跟周钲画的放在一起。

一对比才发现并非一模一样,但是大致不差,可以看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周钲看了看说:“没我画的好,起笔过重,收笔拖泥带水。”

厉时涧说:“夫子不愧是夫子。”

季朗骄傲:“他人自然比不过夫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