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死亡方式(2 / 2)
氧化导致细胞、器官、机体衰老,就像生了锈的,或者是磨损的不像样的零件,再也不能正常工作了,人就到了死期!
没有氧气,人体会立即死亡,有了氧气,没有意外,人会缓慢死亡!
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结局,饮鸩止渴是对它的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写这篇论文,棒梗没有使用实验器材,靠的全是想象。
但是,这篇论文居然验证成功了。
排在第二位的是《论器官捐献者死亡后的器官活性与器官捐献的成功率》。
需求积分依然是9分,查阅数量223。
这篇论文棒梗看过。
作者认为人体死亡后,某些器官失去了活性,无法成为有效的器官供源。
比方说,大脑、心脏、肾脏。
这些脏器,必须是活体取出。
而肺脏、脾脏的影响不大,但必须是死亡后立即取出。
所谓的用冰冻技术保存,那是扯淡!
这些器官,必须放置于专业的医疗器械中保存,模拟器官取出前的状态。
心脏,必须接入人造血管、起搏器,维持心脏正常搏动。
就像透析技术一样,给它一个体外循环系统,以维持心脏的活性。
心脏缺氧,几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冰冻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人体死亡了,心脏停止搏动了,这个器官还能是好的?
还能使用?
棒梗认为,这名作者一定是个着名的医生,或者是医学专业教授,起码有过这方面的研究,或者是有着大量的临床经验。
反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