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2 / 2)

加入书签

大营当中。

受到主将亲兵召唤的任飞鸿晃晃悠悠地走过来,向着师诸和随意一礼,接着开门见山道:“应氏那边有消息传来。”

应氏是东地大族,族人遍布各郡,因为每代都有人出仕做官,整体而言更为亲近朝廷,这一代里头,应经冬本在尚书台中充任吏员,没两天便又被拎到少府那边,挂了一个内廷待诏的职衔,任飞鸿赶赴东部之前,天子特地让她把此人给捎上,也是想借助应氏在本地的威望,来收拢人心。

作为一位彻头彻尾的文士,应经冬的骑马水平尚且不如春猎时的皇帝,被带到此地后,先是安排在丰氏的邬堡中,等卢嘉城被攻下,才由师诸和的亲兵护卫着送来,如今正在被攻下的城池中进行一些安抚类的工作。

与此同时,他还写信给家中,应氏虽然因为皇帝拆除邬堡的命令而心生犹疑,但在大军压境,族中嫡长一脉又在对方掌中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应承下来,听从建平的命令行事。

叛军想要获得粮草,也得从本地大族入手,应氏一族在本地根深叶茂,既然决定站到天子的阵营当中,叛军便没那么容易获得补给,大邑跟谷丰那边还好,但一些小城中的叛军,近来却明显窘迫起来。

师诸和微微点头。

任飞鸿:“据此想来,谷丰那边恐怕近日便会有所动作。”

小城的叛军在感觉到压力后,自然会主动与大城中的叛军汇合,随着谷丰那边的兵卒不断增多,他们也会忍不住想要向着朝廷军队展开进攻。

师诸和:“若是此刻便将谷丰击败,只怕会将大

邑中人吓回去。”

正常来说,在敌对势力位于己方两城之间的情况下,只要是有点军事素养的人,都会选择合围包抄,但经过这些天的接触,军中上至师诸和,下至寻常幕僚,都有些担心,凭张亟的本事,根本把握不住这个对他们而言最有可能获胜的机会。

任飞鸿甚至觉得,要不是指挥水平太差,起码在摸不着头脑上面,张亟比他们所有人都更接近建平中的小皇帝……

有人建议:“那将军不妨卖个破绽出来,引他们上钩?”

师诸和客气道:“愿闻其详。”

那人也没深思,随口提了一个计策来抛砖引玉:“咱们可以从今日开始,不断减少营中炊烟,两军相距极近,张亟必定会拍斥候探查情况,他们若是注意到这一点,多半便会以为咱们粮草不继,从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