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3章 革新战法(2 / 2)

加入书签

十几个人围着M1928式75mm朝轻型榴弹炮,边上还有一个打开的木箱,里面有一根24.7倍径的47mm的炮管.

一旁的墙角堆着一堆弹药箱,每根炮管备弹200发。

“拆散了试一试!”

几个过来接炮的士兵。七手八脚的把整门炮拆成12个零件,在院子里摆了一堆。

看起来设计的很合理,操作也不是太难。常建丰走过去蹲下身试了试炮管的重量。

即便是自己也可以抱起来。用骡马驮运想必也不艰难,确实是一门不错的步兵支援武器。

看他好像十分满意,单靠部队自己想办法也不是长久之计,用果府的贵金属来支付的话,那才能够短时间里得到更多。

也省的夜场梦多,出现什么不可控的意外情况发生,

18军王上校走过来蹲到常建丰身边摸着炮管,开口道:“这门炮价值80000大洋,47mm炮管20000大洋。每发炮弹40大洋,就眼前这点东西就已经价值116000大洋了。”

侍从室的副官接过话头说道:“大炮这种武器本就昂贵,抗战前国府的军械署曾进口了一百多门瑞典的博福斯M193020倍径75mm榴弹炮,总计花费了1700万大洋。

这种火炮在淞沪会战时凭借高射速、远射程的优势一度压制住了鬼子的大口径火炮。

但是国内的马匹质量低劣,马匹力量不足以拖拽大炮,加之这些炮重量太大导致机动能力极差。

在缺乏马匹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强征壮丁用作“代畜输卒”,来牵引火炮。

然而,在战场环境下,强征的“代畜输卒”壮丁不仅死亡率极高,而且还经常逃散。

因此很多珍贵的博福斯M193020倍径75mm山炮,就因为缺乏机动能力而被抛弃在战场上,

最后“物流”

给了鬼子,白白便宜了他们。他们通过研究改进了日式火炮的设计,着实增强了不少战力。

横向对比之下,这种口径的火炮能够仅仅用炮兵本身来实现人力机动,仅此一点就弥足珍贵了。

况且75mm的口径,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完全可以压制鬼子的92式70mm的步兵炮。

简直就是给我们量身打造的,可是果府的兵工厂却完全没有能力进行仿制。

大少爷,我看应该上报委员长,抓紧用当年德国人要的锡、锑、钨、铜、铅、桐油等物资,折价加紧采购。

这里毕竟是国内,不用走海运,只要出厂立马就可以武装部队。

如此一来当年计划武装40个德械师的梦想也有实现的可能。”

王上校摇摇头:“这个想法以目前来看,太不现实了。

他们已经给我们下了通知,等这一批的订单完成交付以后,就要暂停整炮的供货,只提供零配件和各种炮弹了。”

常建丰点点头:“我想他们无非是看大炮畅销,想要坐地起价罢了。

这就需要更高层次的人员来负责谈判争取了,我会如实向父亲上报的。

王大哥,你们18军一共采购了多少门。”

“第11军湘省那边有金矿财大气粗,一共100多门的份额,他们买了62门。

我们18军集全军之力只筹集了48门的炮款。

听说其他部队听到消息也在运作,就是不知道他们获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