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6章 怎么变成105火箭炮了(2 / 2)

加入书签

“火箭炮的优势明显,主要是射程优势,以及常见的威力以及单位时间火力密度大,机动性优势等等。

但是火箭炮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命中精度低,而炮弹成本太高,火力持续性差。

炮弹发射时尾焰明显也不利于隐蔽,而且单发命中率奇低等缺点。

总之优缺点都很明显。所以……”

“好吧,你们是专家,不过口径为什么是105mm,按照我的理解口径越大,威力不是也越大么?”

“团长,咱们现在就有105炮弹的生产技术,而且口径每提高1mm重量的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其他配件也都要重新设计。

可以说们的暴风雨是口径和威力相当均衡的产品。

所以综合考虑我们还是选择了105mm作为火箭炮的常规口径。”

“那就开始试射吧,让我看看它到底威力如何。”

张震霆拿起望远镜对准六七公里外的目标区域。这里的植被早已被清出两个大圆圈。

蔡振堂拿起用电线连接点火装置,用力压下板手。

“嗖、嗖、嗖……”

炮弹大概在空中飞了两分多钟,先后落到目标区域,2门火箭炮24枚炮弹真正落到靶标区域里的连两成都不到,其余的都在周围炸响。

这个命中率确实比较让人着急啊,张震霆扭过头:“蔡厂长,这门火箭炮的成本有多少?”

根据我们售卖的迫击炮来算,每门大概12万大洋。火箭弹每颗150块大洋。”

还算可以接受,张震霆点点头:“那就先批量生产36门,我们先装备3个105火箭炮营试试看,如果效果好的话,每一个分队都要配属一个12门制的火箭炮营。”

看蔡振堂一脸难色,好像又有话要说,这些人就是有点不干脆。

张震霆问道:“有什么困难你说,能给你解决的,我尽量给你想办法。”

蔡振棠犹豫一下,抬起头:“张团长,俗话说无规律不成方圆。

虽然咱们军械厂都是部队提供的土地设备和原材料。但是每一次提供给部队的军械也从来没有计价。

这样的管理太过粗放,实在是不利于军械厂的发展。

我想能不能改为我们自己来自负盈亏,每年的年终来统一计算利润和合理的上交财政额度比例。”

听了这话,张震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工程师和技术资料基本都是自己氪金从系统购买的,花费无数好不容易才算有点起色。

你跑来跟我说,让我别管了?

不过换位一想,自己对工厂的运作和管理确实属于门外汉,部队那么多人消耗的武器弹药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都是用来打鬼子的,可一直搞成糊涂账也不是个事。

要想可持续的发展,确实要有个章程。

“好吧,不过我们建设军械厂的目的还是为了武装自己,军工生产也必须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主!

军品的价格,内部价和专门为了盈利的外部价要搞清楚!

对外销售的武器弹药也不许搞降价促销什么的。

而且既然你们要自负盈亏,今后各设备的采购也要提前打报告,开始计价。作为盈支的一部份。

每月必须提供详尽的收支报表,上交财务部统一审核。”

蔡振棠听完有点后悔了,其实做一个甩手掌柜挺好,没钱没设备了就去团部要就行了,这样一搞虽然今后的职权是大了一点。

可要负责的事情就更多了,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本来就属于公家的工厂,这样做也属于应有之义。

张震霆从靶场出来,远处跑来几匹快马。

不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