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8酒尽桃花凉23(1 / 2)

加入书签

慕卿死了,玉霄国里有人开心,有人失意。

开心的人满打满算地以为,玉龙吟没了念想,会好好地接下皇位,成为一代明君。

失意的人却久久地沉溺在慕卿死去的悲痛中,心如死灰,不问世事,如行尸走肉般活着。

旁人见了,不由得唏嘘几声,这个玉龙吟,真是个痴情种,为了慕昭训,竟堕落至此。

玉龙吟内心却被深深的愧疚填满,如果,当初不是自己走了极端,对玉景奕剑拔弩张,那箭便不会失手,慕卿也不会死。

后来他才知道,那是日辄国特制的毒药“迷迭”,根本没人研制出解药,就算他们能赶到日辄国,于慕卿而言,依旧是无解。

眼见着玉龙吟收了心,先帝二话不说,就退了位,让位给玉龙吟。

除了传旨的公公,还有带了一堆乱七八糟东西的人挤在他的宫殿里,玉龙吟望着眼前排成长龙的宫人,半点犹豫都没,就接下了圣旨,心里盘算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后来,相传龙帝只当了一天的皇上,废了宫中立后立妃的例律,改立新法“玉宵国国君(储君)若有中意的女子,可抛弃身份家世之别,可免去繁文缛节,直接册立为后(妃)”,就不知所踪。

收拾行李离开的那个晚上,玉龙吟回到宫里,看到了在门口徘徊的李菀宁。

玉龙吟突然想起来,宫里还有个被他一直遗忘的太子妃,想必面前人就是了,便对她说:“菀宁,我要走了。你是个好女孩,可惜我先遇见了她,我不想耽误你,你也走吧。”

他们甚至都未曾拜过天地,不曾有过夫妻之名,玉龙吟想着,离开东宫,李菀宁也是自由之身了,也许这样于她,也是一种解脱吧。

李菀宁闻言,背过他去,泪无声地涌下来,声音里却没有半点异样,答了句:“好。”

玉龙吟以为她是释怀了,心中甚感欣慰,说罢,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玉龙吟离开后,先皇无奈,又重回朝廷,执掌百官,处理日常政务,还新立了太子。

当礼部将玉龙吟立的新律呈上来的时候,朝上人看得直皱眉头,皇后乃六宫之主,太子妃亦兹事体大,怎么可以如此草率!简直是满纸荒唐!可又想起了那个无权无势的慕昭训,想到了那个离家不归的玉龙吟,看得他沉默了好长时间。

礼部宫人见此情景,也不好多说一二,而是默默地收了纸页,心想着,算了,等一年后新帝上位了,让他来定夺吧。

玉霄国有个传统,太子需在外游历一年才能“转正”为国君,说是为了体察民生疾苦,实际上多少个太子都在这一年里易了主。

也不知道到玉龙吟这一辈是怎么了,十几个弟兄,个个都闲散,无一人对太子位感兴趣。当初好不容易有个玉景奕跳出来了,还不得支持一下,也算是给玉龙吟多一些“磨练”,故未对玉景奕过多约束,才酿成后来的惨剧。

玉景奕如愿地拿到了太子之位,他本以为李菀宁会就此对他改观,对他多几分喜欢。可哪知前脚刚步进东宫,后脚就看到梁上自挂东南枝的女子,吓得傻了眼。

赶紧手忙脚乱地将她取了下来,却发现她早已没了鼻息,只有脖子上一道触目惊心的紫痕,为这场闹剧画上了个不圆满的句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