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私见周允瑞(2 / 2)
如此大的消耗,不只你们消耗不起,我们也会心疼自己这边未必会比你们消耗得少的成本投入。且到最后,即便有所得,即便战后重定规则、甚至要强迫你们赔偿我们之前的所有损失??能让我们赚上百倍千倍的利润回报,但是那也只是暂时的。
时间不会停格在那一刻,不会永远只为了我们而持续让绝对优势始终站在我们这边??天下又不是为我们而存在。相反,我们所有人在与不在,都不会影响这天下自己的存在。
不过这话就扯得远了,说多了,雁皇你也未必能听得懂。总之,时间呢,仍然会继续流逝。而只要时间没有定格不动,那无论我们收获多么丰厚的回报,最终还是会被时间逐渐冲刷得一干二净。尤其是发战争财的,肯定是建立在无数死伤之上。这样的利润,根本不可持续。
难不成,我们还要为了一直的稳赚不赔,为了同样的手段能够持续的有效,而持续去设法挑拨、发动更多有人的地方的人与人之间的战争?
况且,别说我们一直很珍惜我族的人力资源……就算是我们愿意视人命如草贱,愿意随意挥霍,但我想,我族以外的其他势力也不可能会站着不动的任由我们宰割吧?
他们会自己一直互相残杀,然后白白便宜我们?
在我们看来,借着战争来发战争财的想法是短视愚蠢的,是以最终会毁了我们全族的命脉为代价来换取短暂的暴富。??知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又怎会去做?
我们既然打算要跟雁皇、跟雁国做长久生意,那选择‘共赢’的互利策略,当然才是最合适我族的更可持续的自利最大化选择。??还是说,雁皇你并不这么看?”
周允瑞和苏云畅不约而同朝对方对看一眼,瞬间明白对方原来也和自己想的一样:这哪里是普通商人会去想的?
“雁皇不必急着答复我。但我希望雁皇能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先听我说一件往事。??当然,此事一定与雁皇你有密切关系。等雁皇听完我要说的,再来决定要否选择相信我们也不迟”
看柯清云一副十拿九稳的样子,周允瑞倒是想看看她到底能了解他多少?
“好。你说。”周允瑞答挑笑,眸光暗浑不明,让人看不透心思。
“这事情,得从十六年前说起……”柯清云开始说起那件往事:
“十六年前,杜宇默因为打退启军进犯,回朝后即被你们的先皇赐封为‘侯’,人称‘杜侯’。同时,前雁皇也顺势依循惯例,要求杜氏送一年纪合适的嫡脉嫡出女进宫为妃。
然而那时候,杜宇默同母所出的亲姊妹,大的已经嫁人,仅剩的一个小的,那时还没过十岁。就算雁国上下一直有才十一二岁便嫁出姑娘的不成文习俗,但是这一次的结亲却是不同??是势在必行的Z治联姻,尤其在‘规矩’上是要给雁国上下做表率的,并且杜氏也不放心让一个不好控制、不谙世事的小丫头进宫去给他们作内应,故而,两边都不可能认可送一个年纪过小的丫头进宫联姻。
于是,杜氏一族的几位长老跟杜宇默一齐商量后,便决定从整个杜氏挑选合适人选,然后过继到嫡脉做他的‘嫡亲妹妹’,然后送入宫去。
挑来拣去,最后选定了旁支庶出的刚刚及笄但天资聪慧又深谙人情世故的杜萱。
当初,杜宇默就是看上了她‘不仅天姿国色,还分寸得宜,很有自知之明,绝不会逾矩’??这些是我族的眼线将他当年对杜萱的评价记录在案的原话。
而杜萱也没让杜宇默和杜氏失望,最后成了你们雁国如今这位唯一的、且手握一份辅政大权、连杜宇默也得忌惮三分的太后。”
柯清云刻意停顿了下,观察周允瑞的反应??发现他虽在意她言中直呼那几人名字的不敬之举,但是他并不在意她直呼“杜萱”的名字,不在意她对“太后”的不敬?
柯清云觉察到其中的微妙差别,不难揣摩出周允瑞心里真正在意的其实还是他自己的利益。至于那个保全了他,让他得以在宫里安全长大,也教得他至少懂得保持表面克制包容??这些身为君王表面该呈现的基本品德,教会他这些但又并非是他的生母、却又是那时在宫里唯一能让他依靠的皇后,现在又是手握一份辅政大权的太后??杜萱,??周允瑞对她,并非是如他表面看到的那般“恭孝”。
柯清云刚才说的,周允瑞和苏云畅都知道那段过往,他们听到这儿并没多少意外??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柯清云嘴角一撇,觉着大概摸清了这两位对这段往事的知情程度,估计也和其他听说或旁观过此事只在人前发生的那部分??那些人的知情程度一般无二,??柯清云这才更有底气的故意挑出那些“理所当然”内部所埋藏的第一根“刺”。??她质疑道:
“说到这儿,我要先暂停一下。因为我发现,你们听到现在竟然没有人发觉到问题所在?”
“问题?”??心里嘀咕着,周允瑞和苏云畅面面相觑,又发现对方也同样不明所以。
周允瑞转而代表他俩反问柯清云:“你有话不妨直说。我在这儿能待的时间有限。你最好长话短说。”
他试图用不可抗的真实因素??时间??来逼迫柯清云不要再故弄玄虚。
“也是。那好吧。那我就直接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在这段过往的过程当中,而是在它发生之前的更早以前!
你们就从来没有想过要专门去查查??杜宇默当年究竟是怎么打败的周氏立朝以来遭遇的实力最强的一次启兵来犯?还有杜宇默这个人,他虽然觊觎皇权??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你们扪心自问,他真有能统率??不只有‘杜家军’,当年参与抗击启兵来犯的近五十万‘雁兵’中,其中的三分之二兵力全是其他杂姓的、来自雁国各处带着他们各自当地的风俗、彼此间各有差异、甚至还容易相互误会进而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