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两更合一(1 / 2)
第28章两更合一
顾知灼死死捏住拳头。
她含怒的目光扫过季氏和被季氏搂在怀里哇哇大哭的顾琰,这一刻季氏就像是被毒蛇盯上一样花容失色。
顾知灼收回匕首,把鸟儿交给琼芳让她先带回院子里安置然后头也不回地朝外奔去。
她现在根本顾不上理会季氏,上一世,阿蛮死在了五月初七。
现在是五月初一照理说应该还不到时间,然而命运绝非一成不变。
阿蛮的死劫也是有可能会提前的!
她蓦地停下脚步,唤住了琼芳冷声吩咐道:“你去调些人出城后一直往北走,有一个小村子村子里头有一条河,你着人从这条河的上游开始往下找分散着找。”
“去前院,拿我的令牌调前院的人。”
上一世阿蛮的尸身是在这个小村子里找着的。
村子里有个寡居的老婆婆在洗衣裳的时候看到她从上游漂下来就捞了起来。
要不然,谁也不知道最终会漂到哪里去,更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
琼芳应了诺,捧着鸟儿跑得更快了。
顾知灼从袖袋里拿出了罗盘,她的手不受控制地在发抖天池的磁针也跟着乱颤。
冷静!
一连默念了好几遍她终于拿稳了罗盘。
她算不出阿蛮的死劫是不是提前了也算不出阿蛮现在会在哪儿但是天道对任何人都会留下一线生机。
顾知灼算的就是这线生机。
她缓慢转动着内盘晴眉忍不住在心里默默数着数一直数到了三百五十九晃动不已的磁针蓦地停了下来。
“东南?”
顾知灼喃喃自语。
靖安伯府不在东南方发现阿蛮尸身的村子和那条河也不在东南。
晴眉歪了歪头盯着罗盘看唯一肯定的是这磁针指的绝不是东南方。
姑娘看得多半还是罗盘上这些像鬼画符一样的东西!
顾知灼把罗盘一揣直奔马厩牵上玉狮子就走。
阿蛮与她的血脉太近她也不确定这一卦是不是准确或者先去靖安伯府看一眼要是阿蛮还在一切就好办了。
正想着角门开了一辆有着镇国公府徽印的黑漆马车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
顾知灼心念一动上前唤道:“是祖母和姑母回来了吗?”
马车的帘子掀开露出了顾缭缭英气
的面庞她问道:“灼姐儿你是刚回来还是正要出门?”她的脸色不太好有点强颜欢笑。
顾知灼长话短说:“靖安伯夫人把阿蛮带走了。”
顾缭缭的表情僵住了急急道:“你说什么?”
皇后宣召她进宫为的是靖安伯夫人去告了状本来只宣她一人
听了这么一大堆的废话回来结果现在告诉她阿蛮被靖安伯夫人带走了?
不是!谁让秦家人进门的!?她明明吩咐过的。
顾知灼简单地把事情一说不等她再问就危言耸听道:“我在太清观给阿蛮求了一卦观主亲自解的卦是大凶观主说有生死之劫我怕秦家带走阿蛮会出事。”
顾太夫人闻言探身出来惊骇道:“你说的是真的?!”比起初来乍到的清平真人像太夫人这种上年纪的大多更信观主。
“千真万确。”
顾太夫人吓住了。
太夫人本来还在想靖安伯夫人好歹是亲祖母私自跑来他们家带走阿蛮确是不知礼数可也不至于这么着急尤其皇后刚为了阿缭久住娘家的事训了她一顿。太夫人原本还想的靖安伯夫人带了阿蛮回去那就让她带走一天明天再去接回来也算是给了皇后娘娘一个交代。
而现在她恨不得现在去靖安伯府把阿蛮抢回来。
“祖母您现在就和姑母一起去靖安伯府。”
“对!”
事涉女儿和外孙女太夫人的脑子还是挺灵光的。
阿缭是秦家的世子夫人是靖安伯夫人的儿媳妇孝道为先若是靖安伯夫人拿捏着这一点不让她见阿蛮一时半会儿的也真没办法。但是自己去就不一样了。
太夫人连声吩咐:“快快调头。”
顾缭缭脑子里嗡嗡的乱得很也急得很。
于是马车这才刚进角门又直接调头出去了。
“晴眉你跟去。”顾知灼嘱咐道“无论阿蛮在不在靖安伯府都立刻来告诉我。”
“你往东南来找我。”
她认真地看着晴眉道:“你能找着的吧。”
自打跟了顾知灼后她第一次用这样严肃的态度来吩咐一件事。
晴眉立刻意识到姑娘是知道被主子安排过来的绝不是自己一个
人。自己在明,其实暗里还有人。所以,她信自己能找着她。
“是。晴眉应下了,“奴婢先去了。
晴眉说完,拉了一把缰绳,追着马车去了。
顾知灼把罗盘拿在手上,出门直奔东南方。
京城的城池四四方方,古来就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京城的东面多是富贵人家,也是整个京中最繁华的地段,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隔几步就是酒楼花街,熙熙攘攘。
顾知灼一路策马,每到一个岔路口,就拿出罗盘看看。
直到章台大街附近,天池的磁针终于又晃动了起来,顾知灼低头掐算,下一刻,她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个戏园子。
“姑娘。
晴眉在这时赶到了,顾知灼回首看去,晴眉勒住马绳,飞快地说道:“姑娘,靖安伯夫人说,表姑娘丢了。
她的语气满含怒火。
晴眉跟着去了靖安伯府,靖安伯夫人先是说阿蛮睡下了,不让见。顾太夫人非要硬闯,她就不情不愿地说了一句:走丢了。然后满口的抱怨,说阿蛮不听话,在路上闹脾气,非要去看杂耍,她就带着阿蛮去看杂耍,结果一下马车阿蛮就自个儿跑掉了,他们还找了好久云云。
别说是大姑奶奶当场翻了脸,连她都想摸鞭子。
阿蛮连话都不会说,还能吵着看杂耍?睁眼说瞎话到这个地步,也不怕被雷劈!
阿蛮活泼不怕生,晴眉总悄悄把她举得高高地看鸟,这些日子来她们俩玩得可好了。
在太清观时听到姓景的说了这么一通,她其实是不太信的,又不是乡野民间,堂堂一个伯府,哪怕再落魄,也不至于养不起一个女娃娃,非要弄死。可是,姑娘当时的样子,惊恐憎恨悲伤,就像是非常肯定秦家会这样做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