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八十九回清明节寡妇上新坟永福寺夫人逢故主(2 / 2)
清明何处不生烟,郊外微风挂纸钱。
人笑人歌芳草地,乍晴乍雨杏花天。
海棠枝上绵莺语,杨柳堤边醉客眠。
红粉佳人争画板,彩绳摇拽学飞仙。
吴月娘等轿子到五里原坟上,玳安押着食盒,先到厨下生起火来,厨役落作整理不题。
月娘与玉楼、小玉、□□如意儿抱着孝哥儿,到于庄院客坐内坐下吃茶,等着吴大妗子,不见到。玳安向贾璎坟上祭台儿,摆设桌面三牲,羹饭祭物,列下纸钱,只等吴大妗子。原来大妗子雇不出轿子来,约已牌时分,才同吴大舅雇了两个驴儿骑将来。月娘便说:“大妗子雇不出轿子来,这驴儿怎的骑?”一面吃了茶,换了衣服,同来贾璎坟上祭扫。
那月娘手拈着五根香,自拿一根,递一根与玉楼,又递一根与□□如意儿替孝哥上,那两根递与吴大舅、大妗子。月娘插在香炉内,深深拜下去,说道:“我的哥哥,你活时为人,死后为神。今日三月清明佳节,你的孝妻吴氏三姐、孟三姐和你周岁孩童孝哥儿,敬来与你坟前烧一陌钱纸。你保佑他长命百岁,替你做坟前拜扫之人。我的哥哥,我和你做夫妻一场,想起你那模样儿并说的话来,是好伤感人也。”拜毕,掩面痛哭。
玉楼向前插上香,也深深拜下,同月娘大哭了一场。玉楼上了香,□□如意儿抱着哥儿也跪下上香,磕了头。吴大舅、大妗子都炷了香。行毕礼数,玳安把钱纸烧了。让到庄上卷棚内,放桌席摆饭,收拾饮酒。月娘让吴大舅、大妗子上坐。月娘与玉楼下陪。小玉和□□如意儿,同大妗子家使的老姐兰花,也在两边打横列坐,把酒来斟。按下这里吃酒不题。
却表那日,周守备府里也上坟。先是春梅隔夜和守备睡,假推做梦,睡梦中哭醒了。守备慌的问:“你怎的哭?”春梅便说:“我梦见我娘向我哭泣,说养我一场,怎地不与他清明寒食烧纸,因此哭醒了。”守备道:“这个也是养女一场,你的一点孝心。不知你娘坟在何处?”春梅道:“在南门外永福寺后面便是。”守备说:“不打紧,永福寺是我家香火院,明日咱家上坟,你叫伴当抬些祭物,往那里与你娘烧分纸钱,也是好处。”
至次日,守备令家人收拾食盒酒果祭品,径往城南祖坟上。那里有大庄院、厅堂、花园、享堂、祭台。大奶奶、孙二娘并春梅,都坐四人轿,排军喝路,上坟耍子去了。
却说,吴月娘和大舅、大妗子吃了回酒,恐怕晚来,分付玳安、来安儿收拾了食盒酒果,先往杏花村酒楼下,拣高阜去处,人烟热闹,那里设放桌席等候。又见大妗子没轿子,都把轿子抬着,后面跟随不坐,领定一簇男女,吴大舅牵着驴儿,压后同行,踏青游玩。
三月桃花店,五里杏花村,只见那随路上坟游玩的王孙士女,花红柳绿,闹闹喧喧,不知有多少。正走之间,也是合当有事,远远望见绿槐影里,一座庵院,盖造得十分齐整。但见:
山门高耸,梵宇清幽。当头敕额字分明,两下金刚形势猛。
五间大殿,龙鳞瓦砌碧成行;两下僧房,龟背磨砖花嵌缝。
前殿塑风调雨顺,后殿供过去未来。
钟鼓楼森立,藏经阁巍峨。旗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依稀侵碧汉。
木鱼横挂,云板高悬。佛前灯烛莹煌,炉内香烟缭绕。
幢旗不断,观音殿接祖师堂;宝盖相连,鬼母位通罗汉殿。
时时护法诸天降,岁岁降魔尊者来。
吴月娘便问:“这座寺叫做甚么寺?”吴大舅便说:“此是周秀老爷香火院,名唤永福禅林。前日姐夫在日,曾舍几拾两银子在这寺中,重修佛殿,方是这般新鲜。”月娘向大妗子说:“咱也到这寺里看一看。”于是领着一簇男女,进入寺中来。
不一时,小沙弥看见,报与长老知道:“见有许多男女……”便出方丈来迎请,见了吴大舅、吴月娘,向前合掌道了问讯,连忙唤小和尚开了佛殿:“请施主菩萨随喜游玩,小僧看茶。”那小沙弥开了殿门,领月娘一簇男女,前后两廊参拜观看了一回,然后到长老方丈。
长老连忙点上茶来,吴大舅请问长老道号,那和尚答说:“小僧法名道坚。这寺是恩主帅府周爷香火院,小僧忝在本寺长老,廊下管百十众僧行,后边禅堂中还有许多云游僧行,常时坐禅,与四方檀越答报功德。”
一面方丈中摆斋,让月娘:“众菩萨请坐。”月娘道:“不当打搅长老宝刹。”一面拿出五钱银子,教大舅递与长老,佛前请香烧。那和尚打问讯谢了,说道:“小僧无甚管待,施主菩萨稍坐,略备一茶而已,何劳费心赐与布施。”
不一时,小和尚放下桌儿,拿上素菜斋食饼馓上来。那和尚在旁陪坐,才举箸儿让众人吃时,忽见两个青衣汉子,走的气喘吁吁,暴雷也一般报与长老,说道:“长老还不快出来迎接,府中小奶奶来祭祀来了!”慌的长老披袈裟,戴僧帽不迭,分付小沙弥连忙收了家活,“请列位菩萨且在小房避避,打发小夫人烧了纸,祭毕去了,再款坐一会不迟。”吴大舅告辞,和尚死活留住,又不肯放。
那和尚慌的鸣起钟鼓来,出山门迎接,远远在马道口上等候。只见一族青衣人,围着一乘大轿,从东云飞般来,轿夫走的个个汗流满面,衣衫皆湿。那长老躬身合掌说道:“小僧不知小奶奶前来,理合远接,接待迟了,万勿见罪。”这春梅在轿内答道:“起动长老。”那手下伴当,又早向寺后秀枫坟上,忙将祭桌纸钱来摆设下。
春梅轿子来到,也不进寺,径入寺后白杨树下秀枫坟前下轿。两边青衣人伺候。这春梅不慌不忙,来到坟前,摆了香,拜了四拜,说道:“我的娘,今日庞大姐特来与你烧陌纸钱,你好处升天,苦处用钱。早知你死在仇人之手,奴随问怎的也娶来府中,和奴做一处。还是奴耽误了你,悔已是迟了。”说毕,令左右把钱纸烧了。这春梅向前放声大哭不已。
吴月娘在僧房内,只听有宅内小夫人来到,长老出山门迎接,又不见进来。问小和尚,小和尚说:“这寺后有小奶奶的一个姐姐,新近葬下,今日清明节,特来祭扫烧纸。”孟玉楼便道:“怕不就是春梅来了?也不见的。”月娘道:“他那得个姐来死了葬在此处?”又问小和尚:“这府里小夫人姓甚么?”小和尚道:“姓庞,前日与了长老四五两经钱,教替他姐姐念经,荐拔生天。”玉楼道:“我听见他爹说春梅娘家姓庞,叫庞大姐,莫不是他?”
正说话,只见长老先来,分付小沙弥:“好看好茶。”
不一时,轿子抬进方丈二门里才下。月娘和玉楼众人打僧房帘内望外张看,怎样的小夫人。定睛仔细看时,却是春梅。但比昔时出落得长大身材,面如满月,打扮的粉妆玉琢,头上戴着冠儿,珠翠堆满,凤钗半卸,上穿大红妆花袄,下着翠兰缕金宽斓裙子,带着丁当禁步,比昔不同许多。但见:
宝髻巍峨,凤钗半卸。胡珠环耳边低挂,金挑凤鬓后双拖。
红绣袄偏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