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第17章(2 / 2)

加入书签

“清然,你来本寺做了多久的沙弥?”

“弟子七岁入寺,至今已有十年,还有三年受具足戒。”

方丈捋了捋胡须,默默叹了口气,他的气息之中饱含沧桑:“恍惚间,竟已蹉跎十年,我还记得你来时的模样。”

方丈看了一眼香炉,继续道:“这十年,每日跪在三柱香前,你可知三柱香有何用意?”

清然思索片刻,立即道:“回方丈,三柱香意义深远,分别代表佛、法、僧三宝。”

“还有呢?”

“还有戒、定、慧三无漏学,乃是为了破除贪、嗔、痴三毒。”

“那你说说如何破除贪嗔痴这三毒?”

清然瞥了眼方丈,却正好看他双目炯炯有神地端详着自己。

“要想破除贪嗔痴三毒,需遵守戒律减少贪欲,平定内心避免嗔恚,增长智慧消除痴心。”

“那你可知你今日有哪一条未做到?”

清然沉思片刻道:“弟子不解,虽说参禅时不该受外界喧嚣干扰,可他人疾苦就在眼前,怎能不闻不问,置若罔闻?”

“世间诸多疾苦,你管得过来么?”

“若不在眼前便罢,可今日就在弟子眼前,弟子不能不管。”

方丈凝视着他倔强的面孔,叹了口气:“你入寺十年,从未出寺,如今是时候出去历练一番了。”

清然蓦然抬头,将方丈脸上的神色尽收眼底。

“你收拾行囊,明日就下山去罢。”说完方丈兀自离去。

此时佛前的香已燃尽,落下最后一抹香灰。清然跪在蒲团上看着方丈离去的背影,眼中黯然失色。

第二日清然背上行囊,先去大雄宝殿里参拜,又去方丈的屋前跪地拜了拜,最后转身朝寺门走去。

刚跨过寺院的最后一道门槛,清然便听得身后有人在唤自己,转身看时才发现是昨日的小沙弥。

“清然,对不起……都是我害了你。”小沙弥眼中噙满泪水。

“与你无关,你不要自责。”清然顿了顿,低声道:“方丈昨日可惩罚了他?”

“罚了,还让他日后不要丢三落四的,乱污蔑人。”

“那就好,你以后照顾好自己,我要走了。”

“清然师兄你要保重。”说完最后一句话,小沙弥泪流满面,目送着清然跨过长长的石阶,朝山下走去。

刚踏完石阶走了没几步,迎面走来一位身着锦绣袍衣,腰系玉佩的富贵公子,举手投足间尽显温文尔雅的气质。

“清然?”那公子一眼认出从山上走来的清然,“你怎得背着包袱?要出门么?”

清然合掌行礼道:“施主,清然遵方丈之命,下山历练。”

“怎得如此突然?”

“施主是来进香么?”

“家中近日遭了些变故,想着来寺里烧香拜佛。清然师父既是下山历练,不如与小生一同去山下的客栈坐坐如何?有一个问题困扰在下许久,还请师父不吝赐教。”

“这……恐怕不太合适。”清然面露难色。

“方丈让师父下山历练,山下的一切便皆有其意义,哪里有合适不合适之说?”说罢,那公子拉着清然的手臂朝山下走,“既是请师父解惑,那今日便由小生做东,还请师父莫要拘礼。”

“既然如此,清然便听从施主。”

“出了山,师父唤我陈公子便好,这样亲近些。”

“多谢陈公子。”

说罢,二人一齐朝山下的客栈行去。

一进客栈,店里的小二肩搭抹布,满脸堆笑地走来:“二位客官,打尖儿还是住店?”

“去你们二楼挑个好位置,上些可口的饭菜。”陈公子爽快道。

“好嘞,二位请。”小二忙领路引二人上楼,一边走着一边朝清然道:“这位师父是宝竹寺来的罢?我们店正好有几道精致的寺院菜,专供宝竹寺来的师父。”

“那便都端上来让这位师父尝尝。”

“不可不可,贫僧吃不得许多。”清然忙道。

“无妨,小生与师父一同吃素。”

“那……有劳陈公子了。”

“二位客官稍等片刻。”小二挑了个窗边的位置让二人坐下,随即朝后厨走去。

“陈公子方才说心中有困惑?”清然道。

“小生在家中修习佛法时,在佛经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贪心犯戒,其罪尚轻,嗔心犯戒,其罪甚重。不知此话何意,请师父指教。”

清然颔首道:“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因贪犯戒,尚摄众生,因嗔犯戒,弃舍众生。虽说贪心乃是三毒之一,却仍留恋众生,可若起了嗔心,便会厌恶、疏离众生。《华严经》中曾提及嗔心乃修行大忌,嗔心一起,功德尽毁。”

“原来如此。”陈公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时,小二将素菜端上桌。清然坐在二楼瞥见门口进来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子,年纪与自己相仿。旭日之下,红衣飘飘,甚是扎眼。

一楼一张靠墙的桌子围坐了八、九位身上带刀的男子,言谈举止略显粗俗。红衣女子进来时,清然分明看见,那几位男子脸上露出奇怪的神色,时不时朝红衣女子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