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2 / 2)

加入书签

纪元放麦假的第五天,就在商量这些细节中度过。

里面的细节包括许多。

村里集体挣的钱,也要给村里老人四时八节礼物,以及给幼童孤儿的补贴。

当然还有纪元这种。

只要考上县学,便能从青储料这部分银钱里拿出补贴。

纪元当然还有另一份银钱可拿,自然是安大海跟他的分成。

这部分并不细说。

但也是纪元以后学费的重要来源,算下来,一年至少一百多两。

如果是私人的买卖,自然不用顾忌那么多。

可这说了,并非纯粹的商业活动,村里挣了钱,自然要回馈乡里。

赵夫子也是听到这些,才更愿意帮忙做监督。

若他们只是把利润揽到自己怀里。

官府那边可就不依了。

一定会按照商税来收。

这种事可大可小,可以收商业也可以收农税。

全看一县之长的想法。

再说,纪元确实有意这样分配。

若小纪元在时,有这样的买卖,有能顾忌到孤儿的分红补贴,他根本不会死在即将温暖的初春里。

小纪元去世之前的梦想是吃顿饱饭。

纪元或许完成不了小纪元的梦想,但却可以照顾同他一样的孩童。

读书也是同理。

自己虽不需要村里再给补贴,有之前牛家的分成就足够了。

但以后像他这样的学生,不用再担心没有钱读书,也不用担心笔墨纸砚。

长长的文书写下来,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

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要是有商会的人来看,肯定会说,这几乎可以成为集体经济的模板。

从上午到晚上,再到深夜。

安村主任家的蜡烛都燃尽了几根。

赵夫子查漏补缺,按照天齐国律法,又定了几个细则。

这文书眼看越来越厚,也越来越详尽。

终于在天破晓时,安村长走出门去,对儿子道:“去吧,放出消息,赵夫子,我,安叔公,准备带着全村人做青储料。”

“一共要招一百三十名村人,男女各一半,年龄在十四到五十五之间。”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整个安纪村,都因为这个消息沸腾了。

第42章

第42章

“安纪村要做青储料了!”

“安叔公, 安村长牵头,赵夫子做监督!”

“快去啊!只要出力,就能挣钱, 都不用去县城做短工了。”

“安叔公那么挣钱的买卖, 竟然舍得让我们一起?”

“好像是要货的人太多, 他做不过来了。”

“他家前两年挣了很多银钱, 我们也能挣啊。”

“怎么还要女的,还要一半?这干活的事,我们力气最足啊。”

“别说笑了,你家干活的,还不是你老婆,她扛麦子比你有力气!”

“管他呢, 反正我家的都去看看,谁能应上,谁就去做工。”

“还是在农闲的时

</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