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4(2 / 2)

加入书签

“以后这青衿,不许绣这种花纹,明日要改。”

两个学生傻眼,看向张掌印,张掌印平时脾气不好,眼高于顶,从不会管这些啊。

“你,站住。”

“四方巾是这样带的吗?”

“身上这么多佩饰,是要去当铺做买卖?”

张掌印微微松口气。

新官上任三把火。

就是这么烧的?

新掌印不过是刚中进士没两年,还是头一次当官,丝毫不知道分寸。

刚来就得罪那么多学生,还想坐稳这个位置?

做梦吧。

张掌印并不说话,只等着殷进士闯了大祸再说。

这府学里,可有不少官宦子弟。

还有些家里底子极厚的,真惹怒了他们,要不了一个月,这位新掌印就要滚蛋。

张掌印本来想着拖延时间,尽量在府学待的时间长一些再调任。

反正交接工作,也要半年,稍微一拖就到明年了。

到时候他再使计多留一段时间,等到乡试临近,也就没人管他,一定能拖延到那时候。

现在看来,似乎不用了。

这位殷进士如此高洁,一定会被排挤。

是的,张掌印知道,殷博士并非蠢笨,而是打心底里认为,学生就应该洁雅大方,应该删繁去奢。

这才符合士大夫清流的形象,更能培养人品不俗的学生。

这种想法,也太复古了些。

对待现在的学生,哪有如此行事的。

依照张掌印来看,那些苦读的学生,只是因为家境不好才努力读书。

家境好的学生,贪图享乐也未尝不可。

再者,一个府学里面,有潜力的就那么几个,不如把精力放在前三堂,甚至前二堂身上。

抓这些后几堂的学生做什么?有什么意义吗?这些人把书读死了,也不一定能考上举人。

换句话说,能在后几堂读书的,他们心里也该有数的。

每年的乡试,他们也不过是来凑数而已。

何必对他们费心思。

殷进士这么做,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难道这些学生,还能念他的好?

不可能!

殷博士怎会不知道张掌印的想法,却并不解释。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张掌印随便吧学生弃之不顾,一会收庆兰府的银钱,放任对方欺负自家学生。

一会又眼睁睁看着学生受伤,从蹴鞠场上被人抬下来,就不配为人师长。

殷博士看着府学的学生们。

无论哪一个,都是曾经有理想有抱负,认真苦读过的。

难道他们就该被放弃?

就因为他们不是一个好“田庄”?

退一百步说,即使他们考不上举人,便可以纵容享乐?

士风为国之本。

天底下读书人基础的秀才都如此行事放荡,绝对会影响到普通百姓。

他们这些读书人,应该做好乡里表率才是。

张掌印拂袖而去,他倒是要看看,这刚来的新掌印,怎么整顿士林之风。

还是那句话,吃力不讨好。

不是他一人能为的。

两个掌印教官不和的事,飞快传遍整个府学。

府学学生都讨论两三轮了。

就连纪元也听一起学数科的高老四讲:“听说殷掌印是你之前的五经博士,他真像传闻一样,只对后几堂恶劣。对前三堂很好吗。”

这是哪里的话。

</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