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0冯棹台二(2 / 2)

加入书签

“你是那......絮娘?”

她不知是应还是不应,委婉道:“温柔馆都关门一年多了,冯大人还能记得我。”

“是。”冯棹台时刻注意着梁风,“絮姑娘总是不容易让人忘记的。”

金絮看出来冯棹台边说话边揣摩梁风脸色,是在猜测她和梁风的关系。反正梁风爱去青楼的事整个京城人尽皆知,而且皇帝肯定早就知道梁风身边有个她这样的人,便放任冯棹台自己猜了。

“你们说话。”梁风道:“我一会儿过来。”说完,便独自走去旁边林子里。

冯棹台目光追随梁风,微微疑惑,继而疑惑的眼神转向她。

金絮一笑,“我听王爷说,冯大人为雪姬建了墓碑,便想来看看,没有提前与您说一声真是抱歉。”

冯棹台收敛疑惑,“絮姑娘不必客气。你能来看她,想必雪姬也会欢喜。”

雪姬的墓碑是墓群中最大的一座,碑趺到碑首方正挺直,有半人高,字体整齐崭新,上刻李氏之墓与其生平。

原来雪姬姓李,她都不知道。

“对青楼女子来讲,最大的幸事就是死后还能被人干净惦记着。”她忍不住问:“冯大人,如果雪姬知道你在她死后常来看她,她会欢喜吗?”

他深深注视着墓碑上雪姬的姓氏,“或许不会。”

“为什么?”

冯棹台脸上神色无波,“她心不在我这,自然无所谓我来不来看她。”

语气甚至有些埋怨,这埋怨甚至持续了一年多。

金絮不禁问:“冯大人,你知道雪姬接近你是为了报仇吗?”

冯棹台侧目看了她一眼,犹豫半晌才道:“她死后我才知道。”

金絮无言,冯棹台又说:“可她......其实并未利用我做过什么。”

她一愣,想起雪姬还剩一口气地吊在她面前时嘴里挣扎着呼唤冯棹台的模样,“雪姬死前也是想着冯大人的,虽然生前不曾听她说过,但我觉得雪姬这辈子的幸事就是遇见您。”

冯棹台闻言果断又迅速地摇头,否道:“并不是。无路的一生中,眼见着一条大道擦身而过,自己却无法抓住,这才是她最大的不幸。”

一句话仿佛令她透过了雪姬的视角看这世间,她相握的双手指尖悄悄用力掐着细肉,“她的路是被逼没的。”

疼痛挣出了雪姬视角,金絮道:“被逼到无路的人也不只有雪姬。”

腐朽之下,无路之人何止千万。

她突然说道:“流民已经逼到了城门脚下,整个冬季也不见朝廷开仓放粮,糙米的价格都涨到了百钱一石,往后每年的‘雪姬’只会越来越多。”

冯棹台眼眸微微一动,良久地看着她,缓缓道:“粮食短缺实属无奈,让民众不好过也并非我所想。絮姑娘,我代朝廷与你说声抱歉,我保证三月未结束,粮价能恢复到入冬前的十钱一石。”

“我......”她哑然于冯棹台的洞悉与敏锐,却不理解他居然会道歉,“无需你跟我道歉......”

“粮价涨幅过高是朝廷的责任,我有必要道这个歉。去年初我便向圣上提议早为冬灾屯粮,但圣上将多余的粮食都拨援给了军营,最后还是由各大世家权贵捐粮赈济流民,今年冬天肯定很难再撬开他们的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这并不是我想看到的。”

像是一片腐朽之地里有了一处可以落脚的地方,金絮难以言喻地看着冯棹台。

林子里传来梁风走近的脚步声,她眨了眨眼,视线躲着梁风。

“给。”

梁风递了个东西进她视线里,是一小捆巴掌长的树枝,树枝一端被他用小刀割出了枝瓣,瓣尖翻卷,另一端用枯草捆系。

“找不到花,勉强用这个当花吧。”

花?她愣愣地接过。

梁风将他手里的花树枝放在了雪姬碑前。

金絮再看这捆树枝,仿佛枯木生花。她也放过去,雪姬的墓碑却显得愈发萧条了。

寒风再次吹了起来,梁风解下大氅包住她。冯棹台见状作揖告辞,梁风淡淡一应。

金絮透过厚暖的帽檐看着冯棹台走远,所见之景渐渐模糊。远去的背影里有她的希望。

“怎么了?”梁风轻声问。

金絮将一点点眼泪眨回眼珠子里面,“没什么,我们也回去吧。”

返回马车里,梁风将裹着她的大氅合得几乎密不透风,“怎么了?你与冯棹台说了些什么?”

她挣扎出一条缝,“冯御史说粮价上涨,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是他所不想看见的。他还跟我道歉。”

梁风手指点了一下她的额头,“所以你就被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