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9《红叶书》一一九(2 / 2)

加入书签

梁风捏捏她的掌心,“等拂柳街的事情结束我带你出去。”

吃过早饭,看着她回到床上梁风才出门。

他去拂柳街官衙,找到那个姓张的,提出调看几月前长庆街一家药铺涉嫌偷盗玉如意一案的详情。

张凉立刻拿出卷宗给他看,梁风全部看完。因为被盗的是张凉自己,卷宗记载很详尽。最关键的证据是张凉有一张购买这支玉如意的单子,来源是珠宝阁,单子记录了张凉所买玉如意的外形、重量、色泽、大小,确认是在孙氏药铺中搜出的那支。

除非找到金絮那支如意的来源,或者证明张凉这张单子是假的,否则无法为孙姨她们伸冤,而这样的细查需要时日和人力,他必须有相府或者皇帝授权才能进行,私下查很难得到官府配合。

梁风归还卷宗,决定进宫一趟。

进宫路上,昨夜派出的暗卫来秉,汇报朝廷现状。

玄武街意外事件后,相府和皇帝越发陷入冷战。从年初拂柳街一事初始,游照同和皇帝的冷战已经长达数月。有时不是皇帝罢朝,就是游照同称病不朝,但是游照同即便不朝,却会随时对皇帝下出的每一道旨意进行修改,隔个两天就找出一处不对的地方批驳皇帝的旨意。而相府下达的政令有时却不需要皇帝盖印。

拂柳街无人管理的原因是国库空虚,缺钱修复,游照同这段时日和皇帝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问能不能调用少府的钱暂充国库。

梁风知道大司农管理国库,皇帝的私人钱财是由少府管理。

然而皇帝说没钱。

没钱,却为和昌的生辰办了玄武街一场盛大的庙会。

这场庙会发生踩踏,死了十几人。

耗资无数,还陪了人命。相府和御史上下无法接受,时隔四月再次为拂柳街的事疯狂上书弹劾。

弹劾和昌的人有,弹劾皇帝的人更多。

四个月前,相府数名官员联合全体御史请求陛下问罪张凉、少府将作和泰安侯,并修复拂柳街。冯棹台曾发言,抓出此事背后推手更加重要,毁街这么大的事情区区少府将作和张凉恐怕没那么大胆子敢做。

这些官员的上书全都被皇帝以沉默压下,众官员猜测是为了保住背后的三皇子。已经失去一位皇子,皇帝不能再失去一个。

梁与棣在这几月里,很认真地为皇帝排忧解难,分担处理京畿内外各地事宜。

泰安侯府在四个月前便多次上奏,向游照同和皇帝痛陈悔过,发誓放弃修建园林,愿意出资修复拂柳街。据说当时泰安侯世子在家里遭了老爹一顿狠打,至今称养伤闭门不出。

但侯府的钱远远不够。

梁风发觉,皇帝用了这么多年要从丞相手中夺权,好像在拂柳街一事上功亏一篑了。太子被废,皇后消沉,外戚无用,皇帝手中除了太监,似乎无人可用了。

难怪皇帝一直不说话。难怪皇帝允他带兵在玄武街守序,是想拉拢他。想拉拢的同时却怕他真的复起,于是又要拉拢,又要在拉拢之后只给微薄的奖励。

他得想想,这个时候该不该站皇帝。

隔了几月,拂柳街百姓流散于城内的后果逐渐显露出来,梁风可以肯定玄武街的意外背后一定有拂柳街流民的身影。

无家可归的人最容易被有心之人控制了,他要照顾好金絮。

梁风叫停马车,停街想了一会。

他不站皇帝,也不能站自己。站相府,还是像与?那样偏安一隅。这真是个难题。

除非借旁人之手。他能借的人恐怕只有冯棹台了。

冯棹台曾经也是温柔馆常客,和水夭凝荷她们不能说完全没关系。

想想还是算了,梁风叹气。马车继续行进。

要么他不和皇帝说拂柳街的事,只说玉如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