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褚镇江南雾雨,湿意渐浓(1 / 2)

加入书签

江南雾雨,湿意渐浓。

飘雨落于黛瓦,积水顺着屋檐的翘瓦滴落在青石板上,滴答滴答地汇聚成一方低洼。

白墙街边的早市小摊支起,竹屉一开,白面包子的热气腾腾升起,伴随着几道闲碎的人声。

石板路上有行人持伞匆匆走过,张望间,布履不经意间踏入水坑,低洼中的雨水荡上衣角,赶路间,路人无暇顾及,只得自认倒霉,掀起衣摆继续向前走去。

彼时街口有一马车拐入,眼见着越来越近,镇口处两旁的梅花便越来越清晰。

白墙黛瓦,雾雨飘梅。

是褚镇不错了。

孟姝撑伞下了马车,石街两旁的香气便钻入鼻中。

孟姝抬眸看去,是正含苞待放的梅花。不仅这里有,放眼望去,褚镇街道两旁所栽种的,大多是梅树。

青石板路,梅香沐雨,花蕊娇嫩,沁人心脾。

见此,孟姝心里升起了一抹惊叹,有些诧异。

早知褚镇梅花最盛,可百闻到底不如一见。

一般江南之地的梅花大都在一至二月盛开,于冬末春初最盛,再迟也就到三月左右,可如今已经快见四月的头,清明就要来了,褚镇的梅花却还在盛开着。

扶光紧接着孟姝走下马车,他正转头跟不铮吩咐些什么,随即接过不铮手里的油伞,向前走去。

见不铮又重新回到马车上,驾离了他们,孟姝有些奇怪,跟上青年的脚步。

“你让他去做什么了?”

扶光头也不回,率先走进了街市里。

“我让他先去安置好马车,再来街上寻我们。”街市可是打听消息的好渠道,林敬一家虽说如今没落,可到底是世代清流,官至御前,不怕问不到。

孟姝明白他的意思,随即便快步撑伞上前,与他并肩而行,边走边打量着四周。

一步一白墙,三步一梅花,五步一字画。

低头是青石板路,抬头便是黛瓦素雅的屋檐,随处一见,都感觉闲淡舒适,书卷气扑面而来。

眼下飘雨蒙蒙,早市上的人不多,稀稀疏疏的,但对他们来说足够了。

正如扶光所想,林家名声在外,怕是随便抓一个人问都知道一二。

一路走过,发稍被雨气打湿,沁人心脾的梅香带着凉爽袭来,空气清新而湿润,让人好不舒畅。

越入街市,路边两旁的梅花就越盛,因着雨天,早市人少,一些店家都不开门,只有鲜少几家拿掉门栓,开门迎客。

孟姝和扶光随意找了一家素面摊子坐下,三五日的舟车劳顿,孟姝早就惦记着这一口热乎的,热锅打开,面条滚烫,香味瞬间袭来,孟姝正准备招呼摊主点面时,目光却被面摊斜对角的一家小店吸引。

正如前头走来,开门的店面极少,其中还都是在主街上的店铺,想来是不想浪费这大好位置的租费,哪怕行人稀少也极力迎客,可唯独眼前这家不同。

地处街市断尾巷里,再往里走就是墙,位置偏僻,又朴素得很,寡淡无味到连行人路过都不想拐进去看一眼。

孟姝却意外地被它挂在门口竹架上的草娃娃吸引。

她让扶光帮自己点了碗面,随即说了句什么,朝那断尾巷努了努嘴,紧接着便走了过去。

小店位于断尾巷内,四周青瓦低斜,光影不入,哪怕不是雨天,怕也是一样的阴暗逼仄。

店前支起了一个简陋的草绳竹架,上面歪歪扭扭摆着一些小玩意,有彩饰的泥陶,手掌大的草娃娃,形色艳丽的布花……

其中让孟姝一下子起兴趣的,是那不起眼的草娃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