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他叫陈执安,自苏南府而来,求首订,求月票(2 / 2)
五月初六的仲夏傍晚。
执安穿着一身宝蓝色衣衫,手中拿着画笔,就站在红豆院中的小径上,抿着嘴唇看着她。
只一眼,李音希便认出了陈执安。
她眼中浸出泪水来,陈执安却朝前走了几步,抬头看了看天色,道:「天将欲晚,再晚,便画的不那般好了,李????-李小姐请坐,我来为你画像。」
陈执安宽大的脊梁,似乎挡住了商秋公主丶李老太君的视线。
李音希无措地坐下,呆呆地看着陈执安。
陈执安从容架起画布,又拿出随身的画笔,拿出颜料来。
今夜的晚霞更加灿烂辉煌了,比秀霸山更高的天空,火烧云翻卷奔涌。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真是一片美不胜收的景观。
晚霞落了下来
,照耀在李音希的身上。
陈执安想了想,点起一抹金色,点在纸上。
他要以金黄起笔,好好画这一幅画,
陈执安作画,商秋公主主动坐到了旁边另一座小亭中。
她隐约看到李音希眼中浸出的泪水,心中有些疑惑,可又看到陈执安再度提笔作画。
这一次陈执安似乎画的极慢,一笔又一笔,一层又一层,却又画得极认真。
就连李老太君与李清然都不由睁大眼晴,仔仔细细看着陈执安作画。
「可真美啊??」
李清然在心中感叹,不知是在赞叹陈执安的画,还是在赞叹这母子相会的场景。
可须臾之间,已然修到了璞玉境的李清然,却忽然感知到一缕真元跳动。
来自陈执安,却只是短短一瞬。
李清然未曾在意,只看陈执安作画。
户部尚书李铸秋今日颇为高兴。
今日他从户部衙门下了值,竟然恰好在官署街遇到故人之子,他便邀请这故人之子前去他府上,二人一同喝茶,顺便问一问他那故人的境况。
二人并肩到了李府,李尚书摘下了官帽拿在手中,进了东堂。
玄紫将军之子李扶疏此时也刚刚进了家门,便被李铸秋唤来,为二人倒茶。
「一转眼褚兄担任南海大都御已经十二年光阴了,这十二年以来,他每年回京述职,都要与我畅谈一番,好好喝一顿酒。」
李铸秋年已六十有六,精神十分翼,尤其是今日:「不曾想,十二年过去,白你竟然已经打下实打实的功劳,添作了五品的平野将军,为你父亲长了脸面。」
这故人之子名叫褚岫白,乃是南阳褚氏出身,他父亲乃是一方大都御,统管南海四州之地,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更不凡的是,褚白的母亲出自姑岚王氏,乃是大虞六姓之一的望族,也是大虞真正的贵门。
这样的出身,即便是户部尚书李铸秋都要高看一眼,所以哪怕是偶然遇到,
他也盛情邀请这位年轻的平野将军,前来府上做客。
「李伯伯客气了。」褚岫白人如其名,虽然是立过功的将军,可看起来却像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儒生,容貌俊逸,说起话来也慢条斯理,涵养十足。
「严父也时常与我说起李伯伯,说李伯伯乃是户部主事,说李伯伯观天下之经营大事,洞若观火;理邦国的财富源流,调度有方,所见之言策皆切中要害,
为圣上倚重,为同僚钦佩。」
褚白说到这里又微微一笑:「李府的玄紫将军也是白极钦佩的将军,今日前来,不曾面见李家的猛虎,倒是颇有些遗憾。」
李铸秋这般年岁的老狐狸,自然听出褚白说的不过是场面话,可他却依然大笑出声,看起来似乎十分高兴。
「白贤侄二十岁的年龄,便拿了偏将军的身份,带领铁骑深入北国草原,
麋战月余时间,带回来大离军士的头颅三千级,军户男女老少的左耳一万只!
这是真真正正的功绩,称得上有勇有谋,等你再进一步,踏入玉阙境界,想来一个从四品的平川将军是差不离的。」
李铸秋说到这里,又问起褚白的父亲:「这一次坐朝节,不知南海大都御可否要回京?」
褚岫白摇头:「南海有所欲动,那两座岛上又有惊雷重重,想来又酝酿出了什麽妖物,严父这一次坐朝节,只怕回不来了。」
李铸秋似乎颇为遗憾,感叹道:「这一次坐朝节,不论是我大虞魁星,又或者常年在外的安国公--甚至是十二年未曾入京的秦大都御都要回京,却唯独缺了南海大都御。」
褚白有些惊讶:「安国公与秦大都御都要回京城?二人屡有不合的传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