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中秋盛宴二(2 / 2)

加入书签

在众人注视下,叶斯年微微福身,语气谦和:“臣女叶斯年不才,见苏小姐画作如此佳妙,斗胆题词一首,权作应景,还望不会辱没此等佳作。”

苏云卿神色微微一滞,眸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却瞬间隐去。她浅浅一笑,微微欠身,声音清雅而温和:“久闻斯年郡主大名,今日能得郡主为拙作题词,实属荣幸。”语气不卑不亢,举手投足间自有从容优雅之气。叶斯年看着她,不禁心生感慨,这样的女子,才称得上风华绝代。

叶斯年缓缓提笔,略作停顿,似在沉思酝酿。片刻后,笔锋一转,落墨如行云流水。瘦金体的字迹瘦劲而挺拔,锋利中透着灵动与风骨,自成一派的气韵跃然纸上。她执笔如稳坐中军帐,手腕稳如磐石,每一笔一划都透出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随着她的笔尖在纸上游走,四周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纸上的字迹吸引。只听得笔尖划过纸面的轻微摩擦声,在这月光与灯火交辉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晰悠长,仿佛有一种刀剑出鞘的锋芒。

当最后一笔收尾,叶斯年抬眸,目光清冷如月,神色平静。她轻轻吹散未干的墨迹,将词作郑重呈上。那一瞬,周围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所有人屏息凝神,只为一睹这字词的风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皇后将词作捧在手中,细细端详片刻,低声吟诵而出。她的声音低沉而柔和,与中秋夜的月光和灯火交相辉映,诗句间更添几分意蕴深长的韵味。

贵妃与公主们立刻围了上来,目光落在诗稿上,低声议论不断。一位公主轻叹道:“此诗才情横溢,句句珠玑,真是难得一见!”一旁的贵妃感慨:“能写出这般诗句的女子,实属世间奇才。”

皇后缓缓合上诗稿,目光微敛,转向身侧的内侍,语气中透着郑重:“如此佳作,绝不能埋没,即刻命人呈予陛下过目。”

另一位贵妃含笑上前,声音柔和而温婉:“斯年郡主这首词正是为云卿小姐的画作所题,词画当相辅相成,不如一并呈上,陛下定会龙颜大悦。”

宫人将诗词送走后,皇后端坐席间,目光依旧落在叶斯年身上,似是在打量,又似是在深思。片刻后,她微微偏头,脸上的笑意虽未散去,却不再如方才那般热切,隐隐多了几分审视与责备的意味。

叶斯年垂眸安静地坐着,仿佛未察觉。场面一时有些沉寂,还是身边一位公主轻笑着打破了安静:“斯年郡主果真好才学,日后不妨多入宫,与姐妹们作伴,也为后宫添些雅兴。”

叶斯年尚未来得及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