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探路(1 / 2)

加入书签

夜幕沉沉,码头上的篝火被浓雾吞噬,远远看去,只见一团光亮在漆黑的夜里忽明忽暗。湿冷的风夹着腥气,在青阳县的河道上来回飘荡。船夫匆匆卸货,低声交谈几句,便在守卫的呵斥下急急撑船离去。岸边有守卫举着火把来回巡视,火焰发出呼呼声,好像这死寂的夜色中隐隐的心跳。

叶斯年一行人刚靠近码头,就看见老闵头和青枝伪装成码头上的脚夫,候在不远处。两人衣衫单薄,背着破旧的麻袋,见他们到了,忙不迭地迎上前,一边低声问候,一边装作熟稔地接过他们的行李:“客官,夜色深了,这边请,前头客栈里有歇脚的地方。”

突然,一个壮汉大步走来,语气粗声质问:“老闵头,现在不是谁都能上岸的,你不懂规矩吗?”

老闵头闻言,顿时火冒三丈,嗓门也提了起来:“老子在这码头风里来雨里去干了一辈子的漕运,吃的就是这碗饭!现在连当个脚夫接点活都要被你们横加指点?你们不要欺人太甚!”他骂骂咧咧,手却不动声色地接过赵煜手中的包袱,趁势将一张帖子塞到赵煜手里。

壮汉冷哼一声,抱拳向赵煜一行道:“前方查得严,没请帖一律不得通行。几位若只是路过,还请绕行别处。”

叶斯年心头一紧:查请帖不是在沧渊湖边吗?怎么在码头就开始盘查?难道出了什么变故?

赵煜神色如常,从容地从袖中取出老闵头悄悄塞给他的请帖递了过去。壮汉接过细看了几眼,随即皱起眉头:“这请帖上的人数不对啊。”

赵煜闻言,一把揽住叶斯年的肩,语气豪迈:“家中娘子送我一程,不上岛,就在前头客栈歇歇脚。”

此时的赵煜简单易容,肤色略显黝黑,额角一道浅浅的灼痕延至右颊,一身素净衣袍,乍一看与那些常年奔波水陆、风尘仆仆的行商并无二致。

壮汉闻言,揶揄道:“客官好福气,娘子不恼不说,还肯陪着到这种地方。”说罢,挥了挥手,示意放行。

叶斯年抬眼看了老闵头一眼,发现他额角已沁出一层细汗。老闵头低声催促:“快走,别耽搁,这地方久留不得。”

灯影昏暗,油灯吐着缕缕黑烟。青枝一进客栈便急切问道:“明煊呢?怎么没一起来?”

叶斯年简要解释:“明煊和瑾年去了长安府,探查那边的动静。”

叶承勇闻言,脸色沉了下来,低声说道:“巧了,我正打算提,怕是得派人去长安府。”

赵煜眉头一拧,语气透着几分急切:“出什么事了?”

叶承勇坐直了身子,神色凝重:“花月阁的新楼??天香楼,这几天已经开业了。”

随后,他娓娓道来:几天前,段爷的客栈里住进一个落单的商客。此人完全不懂岛上规矩,也雇不起护卫。言谈中,那人透露,自己手里有一张湖心岛的半票,过几日才可上岛,且必须天亮前离开。更提到,出了湖心岛,他打算转去长安府新开的天香楼逗留几日。

“天香楼?”赵煜脸色沉了下来,“这几日在船上没收到消息,竟误了这步。”

叶承勇接着道:“段爷把那人拘了起来,关在密室审问。此人是靖北州来的商客。他从边境同乡商人那听说,瑶京的花月阁不过是寻常风月场所,美则美矣,去几次便腻了。可这青阳县的湖心岛,才真正不一般。”

叶斯年冷笑一声,压低声音问:“什么不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