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子慕(2 / 2)

加入书签

“这便是有十分了。”

这孙儿性子是该敛便敛,说出此话,定有把握,他满意点点头,“若前三甲,老夫孙儿便占两,不知有多少老东西会歆羡老夫也。”

云介自知有几分水平,却没料想到,祖父对自己期望甚高。他有些悔了,三年前听从父命,不踏入京府。不然怎会同七郎撞上同年,若是其他年份,蟾宫折桂倒不是不可肖想。

“祖父之望,孙儿必尽全力。”

云原想站起身来,云鹤见状将他扶住,拿上暖炉,云介将貂裘捡上小桌,一人一边将祖父扶起。

云原有些好笑的拍了他俩的手,“老夫还没老到需要两个孙儿来扶。走吧,阿南也到了,家宴应该也摆上了。”

房外小厮听见开门之声,立马撑开了伞。

刚踏出书房外二门,便有小厮来报,“相公,老夫人让小的请您和两位郎君前往正厅。”

苏以言虚扶着老夫人并着一行人走在小径上,寒风凛冽,她紧了斗篷后才温吞回答姜氏刚的问话。

“阿南还没有见过七表哥。”

姜氏很是喜欢这个女孩,她没有生下女儿,常年病着,二房三房的小娘子们也同她不是特别亲近。

她瞧着苏以言便多觉贴己,忆起原来闺中便同其母约定过,待其生下女儿,定认她做干妈,与她的长子定亲。

如今长子与故人已逝多年,她念起免不了掉眼泪。

还好后面生下云鹤,而云鹤也活过了多病之年,不然,她怕是早已随着故人而去。

她将苏以言额边沾上的雪花用锦帕抚去,才温声道:“鹤儿他少时多病,此次也是跟着介儿一起从成都府回来的。”

苏以言眉眼一动,眼中有些许崇拜之色,笑着点头,她偶有听闻父亲提起过云家七郎君。

六岁作诗,盛名在外。十一岁在道观为《春秋》著传,微言大义。十二岁便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颇为知晓。

虽一直养在外,却是最得老相公的喜爱。

姜氏接着道:“等会你就见到了。”

两位嫂嫂落在人后同两位姊妹聊着天。

人群里传着欢声笑语,老太太也开着笑口,边走边拍着苏以言手背。

漫天风雪夜中归人,两个孙儿,一个外孙女,是值得高兴之事。

走到池边红梅旁,苏以言便见旁的小径上走近一行人。周围之人已停下步伐,她伸手将斗篷扶了扶,半抬眼眸,看向人群中间之人,花白头发??是老相公,护她安她之人。左边人是四表哥,右边人会是那位哥哥呢。

她见云介伴着身边那人冲自己这方而来,她摸了摸手下的暖手炉,不敢肯定对方是否见过许书南,将头稍稍埋下。

老相公倒是慢悠悠的在后方被小厮扶着。

那二人过来向长辈行了礼,便唤着姊妹过去,她也跟着过去,同姊妹嫂嫂一起,她叫道:“外翁。”

那布满深深皱纹的脸上露笑,些许浑浊的老眼看向她,也露出了清明之色,嘴角向上,扯着花白的胡子,他点点头后才道:“好孩子,一路上辛苦你了。”

苏以言前不久才哭过,眼睛周围酸涩肿胀,她眼泪顺着脸颊滚落。

她闻此言,自是清楚,老相公所说辛苦一事并不止于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