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1章(2 / 2)
姜妙言被分派负责情报整理任务。她将匪徒的背景、武器偏好和行为模式整合为分析报告,协助队长预测敌方可能的反应。
萧君逸主动承担了战斗分析系统的建模任务。他根据飞船资料快速生成了动态全息全景图,标注出每名匪徒的位置,并将姜妙言的敌人行为分析融入匪徒人格模拟系统。一旦加载进攻路线及火力分配,这套战斗分析系统便能瞬间仿真出战斗情景,将方案的执行效果清晰呈现在会议室中央。
训练室主控室内,正仔细观察每位学员表现的柯云埔教官,立刻被萧君逸卓越的信息处理速度吸引,赞叹道:“这个学员可是个大宝贝!这么多年,能做到这种信息处理速度的学员,除了飞龙和智源,我没见过第三个!”
“嗨,柯副舰长,您不知道吗?君逸可是通讯部主官萧天桦上校的侄子!”站在柯云埔身边的张宇忍不住插话,语气透着几分自豪,“他哥哥家的孩子,人家的父母都是联盟星际建设局第二工程部的顶尖建筑师--负责木卫四上851研究所和飞翔之城的主体结构建设。”
张宇一边切换各训练室的视频画面,一边笑着补充道:“去年十二月,萧上校那即将退休的父母也搭乘咱们舰队的商船去了851研究所。作为飞翔之城设计团队的核心成员,二老说想和俩儿子一起见证木星实验的辉煌!”他转头看向柯云埔,继续说道:“这次学院舰参观,萧上校为啥亲自给第三中队做向导?还不是为了带着君逸在舰上多走走。他还跟我感叹呢,‘哎,我们这一家人,过去十年都围着木星实验转,真是苦了君逸这个好孩子了!’”
“哈哈,柯副舰长,我也听说了一些这孩子的事儿。”正在监控飞行测试的刘凯参谋笑着凑过来加入谈话,“听说萧上校受他嫂子的托付,正在帮这侄子物色对象呢。”
一听这话,柯云埔和张宇立刻来了兴趣,目光齐刷刷转向刘凯。
刘凯得意地压低声音说:“萧上校看中了我们飞行部主官徐克铭上校的女儿,那个漂亮的徐琳琅!他还和老徐提过这个学院舰一年级的侄子??是萧君逸吧?极力夸奖,说:‘我那侄子,可是既帅气又聪明,军校里少见的工程师学员,品学兼优,天才少年!’”
“这话倒也不算夸张,”柯云埔偏头又打量了几眼视频中正专注于全景图合成的萧君逸,不由得点评道,“你看,他虽然没有那几个男孩子那么魁梧,但胜在清秀俊朗,温文尔雅,一看就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公子。我看啊,倒是挺配得上老徐家的姑娘。”
张参谋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柯副舰长,您给学员打分的范围应该仅限于学员的战斗素质吧?!”
刘参谋却饶有兴趣地看了萧君逸一眼,“不过萧上校这种文质彬彬的气质可入不了老徐的眼!要我说,比起玉树临风的萧君逸,高大威猛的邵林歌恐怕更对老徐的胃口。难怪老徐对萧天桦的提议冷眼相对。”
柯云埔听了,忍不住冷哼一声:“萧天桦出身建筑世家,文质彬彬是人家教好。但要论打仗,他穿上机甲可是号称‘战场猎豹’。萧天桦在第四陆军特种大队呼风唤雨的时候,你们几个小参谋还在学校背课文呢!徐克铭不服气?可以和天桦比一场。他要能撑过十个回合,我就服他!”
柯云埔继续说道:“萧天桦参与的203登星战可是最出名的一战。当时我们飞龙舰队突袭海盗,却没料到对方配备了全自动点对点防空系统。如果不是邵翼兵和萧天桦带领的先锋突击队冒死破坏小行星上的通讯站,让防御系统瘫痪,托科副舰长的B30空袭中队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那场战役里,邵翼兵英勇牺牲,萧天桦也身负重伤险些丧命。从那以后,韩舰长坚决不让死里逃生的天桦再上战场。而托科将军则始终觉得欠了邵家的恩情,总想着招邵林逸做自己的女婿!”
提起往事,柯云埔心中百感交集,目光扫向两位正听得入神的年轻参谋,语气一沉,严厉说道:“刘凯,你这小参谋,背后议论主官!我看你们飞行部最近是有点散漫了!”
两个年轻参谋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得,老柯生气了!咱哥俩还是留到晚饭时在餐桌上再八卦这个话题吧!”
让俩人惹得好奇心起的柯云埔,开始调阅萧君逸的资料。这位少年果然是位罕见的工程师学员。他其父母均为专门在太空作业的顶尖建筑工程师,所以,萧君逸在解析建筑设计图方面非常出色。而在机甲操作方面,他对机甲的掌控极为娴熟,虽攻击能力平平,却极擅防守。参加的所有机甲战斗测试中,他总能凭借坚固的防御撑到最后,被教官们戏称为“永远站立着的最后一人”。
柯云埔心中暗想:“这孩子一定接受过萧天桦的指导。作为叔叔,天桦当然更关心侄儿的安全,不希望被作为工程师培养的君逸直接参与前线的战斗。所以,他传授给侄儿的,主要是在战场上全身而退的防御技巧!”
40分钟转瞬即逝,萧君逸抬起头,他已将所有情报整合并上传至全息全景图。这幅全息图逼真地复现了舰船的内部结构,舰桥、动力控制室和通道中的每个歹徒和人质的位置都清晰标注。小队成员开始调整面前的分图,快速熟悉环境。
魏安国站在全息图中央,目光扫过每位队员,沉声说道:“我们有三次实战机会。记住,敌人也在学习我们的策略。我们可以选择重复同一方案试三次,或者每次尝试不同的方案。”
艾利克斯站在一旁,认真补充道:“注意,每次行动失败,敌人都会随机杀害一名人质。”
萧君逸迅速在操作台上输入数据,更新全息图的信息,同时问道:“那么,他们会在每次行动中枪杀人质吗?”
这时,柯云埔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来:“不会,海盗通常用人质挡子弹,但不会主动射杀。所以,在突袭舰桥时,必须格外小心。一旦误伤人质,营救行动将被判为‘失败’。”
魏安国示意托尼讲解第一套方案。
托尼指着魏安国标红的路线图,开口说道:“这是一条比较直接的路线。我们两队同时出击,一队负责突袭舰只前方的舰桥,另一队攻入船尾的发动机控制室。双管齐下,只要两队各自配合得当,完成任务,就能成功解救这两处的人质。”
魏安国转身看向科尔曼,示意他解读第二个方案。
科尔曼点点头,指着全息图说道:“第二个方案是兵分三路。从两队各抽出一人,在逃生艇区域埋伏,其余人员执行原定攻击任务。”随着他的手指划过,全息图标示出潜伏点和主要攻击路线。
他继续解释:“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如果匪徒试图逃走,我们可以在逃生艇接驳处和转角处埋设震爆弹,伏击他们,直接控制局势。”图中的潜伏点和预设爆炸点随之闪烁红光。
科尔曼扫视众人,语气严肃地补充:“这个策略还可以通过佯攻引诱匪徒离开舰桥和控制室,避免正面硬攻,降低误伤人质的风险。不过,这一方案的成功依赖匪徒主动移动。如果他们选择坚守,伏击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考虑到我们人数少、对方人数多,正面攻坚很难给他们足够压力。”
“而第三个方案,”魏安国环视小队成员,眼神凌厉,“我们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攻打舰桥,同时派一人埋伏在逃生艇接驳处,并布置一个震爆弹区。”他手指轻触全息图,T形区域立刻高亮显示。
“我们以七人对战舰桥的五名匪徒,完全可以对动力控制室的五个敌人形成强大压力,迫使他们选择带着两名较年轻的工程师人质撤退。而这两个人质的身体状况比舰桥上年迈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