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第34章(2 / 2)

加入书签

盛屏照样拟了菜单,一共十四道菜:

四凉菜:凉拌野菜、凉拌皮蛋、凉拌干豆皮、野葱拌豆腐。

八热菜:粉蒸肉、粉蒸排骨、小酥肉、肉丸子、炸鱼块、清蒸鱼、腊味拼盘、红枣糯米饭。

两道汤:野菌鸡汤、豆腐鲫鱼汤。

因为请客的范围是全村人,此时也顾不上男女之别,只要男女不同桌即可,院里摆十张桌子,每桌十二人(小孩儿不算),吃五轮流水席。

准备了三天,才把席面所需食材备好。

朝霞初升,红云满天,青色的炊烟自烟囱缓缓而出。

村长家的亲戚蒋鹭在村里修了房子要在此常住的事儿,村里人早就知道了,这些天接到信儿说是让去吃乔迁宴,他们应下来,一早吃了饭跟邻居串门时议论起来。

有人家是去他们房子那儿做过工的,还挣了二两银子,知道那房子的模样,说是如何阔,如何跟村里的房子不同。

于是不少人从家门口出发,到田地里转一圈,遇见熟人寒暄几句,再往南边走,打算去瞧一瞧那房子。

村里的房子早年都是聚集而建,这十来年才偶有分了家的在稍远处盖房子,荣四儿、荣钱儿家便是如此。

盛屏和蒋鹭的家就更远了,而且还不在平地,是在山脚的缓坡上,他们认为不是个好地方,可是随着房子的轮廓一点点浮现眼前,他们远远看着倒越看越喜欢了。

那地儿略高,又是个楼房,站在二楼露台,能看到整个村,缓坡填土整平不说,还铺上了青石板,一直连到下面的农田,走着不费力,就是牛驴骡子架上板车上上下下也轻轻松松。

唯一不足之处是房子的外墙,村里都是白墙灰瓦房,但他们却是个青砖黑瓦房,不过跟后面的山石一看倒也和谐。

三月初五这天,鸡鸣一响,柳大娘和王秋云就起床了,她们刚生起火,盛屏和蒋鹭也到厨房里了。

四个人洗漱过后,吃了碗面条,在厨房里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

这次请客没有预备炒菜,除了凉菜,其他热菜全部在昨天准备妥当了,今天只需要上锅一热即可。

天一亮,小苗和云云就把大门打开,从堂屋搬了条凳放到门外,拿出瓜子,让提前到的客人,歇息聊天。

荣二叔家是最早来的,拎了三只老鹅,也不用盛屏他们招呼,把东西往后院牲畜棚一放,自己拿了小炉子,到门口泡水喝。

一向热心的刘二婶难得没有进厨房,盛屏还奇怪,悄悄问了蒋鹭,这才知道村里乔迁宴的席得出自主人家的手,旁的人碰了,显得主人家不贤惠。

人越来越多,凉菜先上桌,等到正午,由荣二叔发话,点燃鞭炮,大家依此落座,一场流水席就此拉开帷幕。

柳大娘为主厨,盛屏他们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