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1 / 2)
暮色时分。
陈思华处理完公务离开县衙,却并非径直回家,而是自家门前经过,绕了些路去了汤婆婆家。
汤婆婆一见着他,就知他因何而来。
陈思华没言语遮掩,有些迫不及待询问:“汤婆婆,事情如何?她可同意?”
汤婆婆叹气时摇了摇头:“该说的我都已与欢娘子说了,只是她并未有答应的意愿,我让她先考虑几日。”
闻言,陈思华眉头皱起,来时还有点激动的情绪瞬间低落下去。
连汤婆婆去都劝不动欢娘子的话,那这荷庄县便无人能劝得动她了。他实在不懂,她究竟因何拒绝自己的提亲?
他一非市井流氓,二非无所事事,以前认真读书要考取功名,如今是荷庄县为民办事的县尉,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对她之心更是自见到她时起便已存在,至今不曾改变。他也不是要让她当妾室,而是正妻,她的女儿他也会当自己的亲生女儿对待,她到底……
到底为何三番两次的拒绝?!
思及于此,陈思华忍不住发出一声满带无奈的沉重叹息。
见他忧愁郁闷,汤婆婆也劝了劝他:“陈县尉,我见欢娘子心意坚决,大概经几日考虑后决定不会更改,要不你另择他家女子做夫妻,不要再去烦扰她了。”
陈思华却道:“我对欢娘子一见钟情,心意始终未改,她并未有心上人,身边也没有其他男子,我不甘心就此放弃,也许他日,她会被我的诚心所感动,改口应下这门亲事。”
汤婆婆叹了口气:“希望吧。”
但以她对时清欢的了解,时清欢心中已经决定的事,是不会改变的。陈县尉大概是要失望了。
自这日后,陈思华隔三差五就去看望时清欢,每次都带着礼物,不是县中糕点坊新出的糕点,就是当季新上市的果子,亦或者是制新衣的布匹,希望能讨得时清欢欢喜。
然而时清欢对此毫不在意,不管陈思华带来什么,她一概不收,半分不接受他的好意。
他对她的心意,她拒绝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奈何陈思华不死心,一心就想着要娶时清欢,对他母亲为他安排的其余适龄女子不闻不问。
他母亲甚是无奈,可又拗不过自家儿子,看他为那欢娘子茶饭不思的模样,又觉心疼,最后还是亲自上门,想为自家儿子说说亲,劝时清欢嫁给她儿子。
看着登门造访的陈老夫人,时清欢也倍感无奈。
先是王媒婆,后是汤婆婆,再是陈县尉自己,现在陈县尉的母亲都来了,她这小院的门槛都要被他们都踏破了。
她着实是想不明白,陈思华一个县尉,究竟为何执着自己一个独身带女的采莲女?
但对长辈,礼数还是要有,不能像对陈思华那般直接拒之门外。
时清欢将陈老夫人请进屋,又将茶送上。
陈老夫人笑了下,开门见山直言:“欢娘子不必忙活,我今日来,想必你也知晓原因。我就是想问问,欢娘子多次拒绝我儿的提亲,到底是为何?可是他哪里做的不够好?何处惹你不高兴了?”
时清欢摇头:“老夫人过忧,您说的那些,陈县尉都没有。我拒绝他的提亲,只是因为我不想嫁,仅此而已,别无其他。”
陈老夫人诧异,有点不可思议。
时清欢又道:“劳烦老夫人亲自登门,但我希望今日是最后一次,不论是您,还是陈县尉,亦或是他人,都不要再因提亲之事再来。这段时日接连而来,我已有些烦了。”
陈老夫人看着她,眼神仍是错愕:“欢娘子当真决定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