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第34章(2 / 2)

加入书签

所以,我比你优越。

童司因的身上太容易找到这些爽点了,只要能领取一张粉丝牌,就能收获这样的爽感,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浑水摸鱼的人,一窝蜂地冲上前来,伪装成童司因的粉丝,对着其他选手上嘴脸。

“哈哈哈哈没话说了吧?”

“有的人就是恋丑癖。”

“喜欢丑的不丢脸,喜欢丑的还不敢承认恋丑癖才最丢脸。”

“哎,又丑又没本事的人究竟是谁在粉啊。”

“那不能叫粉,那叫扶贫。”

一张张小嘴像是抹了砒霜,要多毒有多毒。

反正他们也不是真的喜欢童司因,也不在意童司因得罪了谁,之后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只要自己嘴上爽了就完了。

他们所说的话,做的事,都是以“童司因粉丝”的名义完成的。

事后只需要改一个网名,就可以彻底消失,深藏功与名。

留在互联网上记忆里的只会剩下一个名字,“童司因粉丝”。

娱乐圈里但凡有些经验的粉丝团都知道,粉丝想要吹自家idol,是个技术活儿。

吹牛,要注意吹的尺度,吹少了,无法帮助自家idol增加知名度,吹过了又容易遭人厌烦。

最重要的是,要专注吹自己,最忌讳一边吹自己一边踩别人,这简直就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网络上的这波人显然是深谙此道,并且全部反向操作,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向极致。

一家拉踩百家,把所有的选手得罪了个彻底,一个都没放过。

枪打出头鸟,童司因一个的吊车尾选手,莫名被分进A组,已经足够招惹仇恨了。

如今还有人伪装她的粉丝,在网上疯狂地惹事,情况可想而知。

真粉此时再想要拉架,已经彻底不可能了。

事情刚闹起来的时候,热评还能看到两句“别说这样的话,会给因因惹麻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排就已经彻底沦为了吵架的战场。

网上争吵撕逼是这样的,理智的声音和劝阻的声音很小,疯狂的攻击,辱骂,嘲讽,反而声音很大。

疯狂的言论言论更容易博眼球,更容易激起情绪,更容易被人回复,更容易顶上热评。

而那些劝阻的声音无人问津,便会在双方的唇枪舌剑中,默默地被挤进角落,最终消失不见。

网咯上铺天盖地的言论,最终只总结成了一句话。

-#童司因粉丝嘲讽极限女团成员太丑了\#

四方立场的人疯狂拉扯,最终唯一倒霉的,却是童司因粉丝。

人性的幽微之处,很容易被利用,却又很难被改变。

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只要有一方起了个头,便会向永动机一般,你来我往,你来我往。

循环往复,无法停歇。

……

眼看着舆论走势越来越糟糕,谢卞晨的经纪团队陷入了沉默。

“这次是真的惹到大事了。”

这不是童司因的吸黑体质引来的奇葩黑,也不是上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