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2第52章(2 / 2)

加入书签

“历年征收的金银财宝,大多如流水般滋润了民间土壤,尤其在教育上更是不惜重金,我力图让每一个平民百姓都能执笔识字,通读诗书,沐浴在皇上您的浩荡恩泽之下。”

靖江帝心头的那块巨石仿佛随着一声沉重的喘息卸下了,那紧绷的思绪犹如一根拉至极限的弓弦,在这一瞬松懈下来,他在内心的幽深处呢喃着:“但愿此事能如尘埃般归于宁静,再不起任何波澜。”

林小风看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李一豪并不相信他,甚至可能觉得他是个疯子。但他还是坚定地回答道:“李大人,你此言何意?”

靖江帝的眼神,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瞬间点亮了深邃的瞳孔。那炯炯有神的目光,犹如一把磨砺过的剑,直指李德贤。他抛出的问题,每个都像是精心打磨的利刃,等待着李德贤的回应。

他默然退回自己的座位,看似淡漠的背后,却是深不可测的心海,藏着无数汹涌澎湃却又无法言说的思绪。

他并非因为其他事情担忧,而是害怕自己的名誉被毁于一旦。毕竟,被扣上这样的罪名,就将成为历史上的罪人。

白小军等人的罪行引发了众臣的愤怒和谴责。他们纷纷发言,痛斥这些恶人的残忍行径。靖江帝也深感震惊和愤怒,他看着林小风,眼中流露出赞赏和信任。

李一豪冷冷地看着林小风,嘴角挂着一丝讥讽的笑意,“林小风,你不会是真的疯了吧?公主的药都失败了,你还想怎么救她?”

随着李德贤口中流淌出的一篇又一篇经典篇章,整个大殿陷入了静谧而又震撼的氛围。

林小风的话语铿锵有力,字字句句都熔铸着他坚定的决心与毅然的担当。

阳曲县的治理之道,秉承的是藏富于民的理念,每一笔财政收入,都毫不保留地投入到基础建设之中,因此府库的空虚并非无迹可寻,而是逻辑必然的结果。

“那些犯人的死状惨不忍睹!如今城内传言纷纷,百姓人心惶惶,都认为毒手人屠正是林小风!”

“原本对你李一豪还有几分敬意,称他一声“李师傅”,但现在,既然你不要脸,那就别怪本宫无情了。”

群臣们猝不及防地陷入了沉寂,犹如集体遭逢无形之物堵住了喉咙,瞬间哑口无言,脸色各异地变幻,犹如被迫吞咽下一只令人恶心欲呕的苍蝇,心潮涌动却无法言语。一股强烈的念头在众人脑海中齐齐掠过,那本该出自自己口中的质询之声为何此刻却销声匿迹?

赵长首的身影颓然崩塌,重重地跌坐在冷硬的地砖上,身躯与心灵一同陷入了一片凛冽的冰封之中。他恍惚四望,眼眸中盛满了疑惑与哀凉,仿佛在以无声的方式向天地间发出控诉:莫非他的冤屈真要永埋心底,在这庄严肃穆的朝廷帷幕后,竟然潜藏着深不可测的黑暗深渊?

最终,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李秋炎身上,那双眼睛仿佛是传递神秘信息的密码器,饱含焦急而又坚决地探问:对于林小风涉嫌的偷税漏税之事,究竟该不该将其揭露于天下?

彼时,李秋炎的脸庞静如山中古井,纹丝不动,对赵长首热切期盼的眼神视而不见。他坚定地向前迈出一步,话语掷地有声,如同雷霆炸裂:“皇上,林小风此人舌如利剑,常常高唱国家社稷之美,然而面对偷税漏税的疑团,他又将以何面目自我辩护?!”

他心底暗笑,深知这一番表态也许会带来些许额外的付出,但他依旧泰然处之,仿佛看淡了这一切,“不过区区金钱罢了,挥霍就挥霍吧,权当是消灾避祸的手段。”

他的双拳紧握,青筋暴起,仿佛每一根神经都在颤抖,恨不能立刻跳下场去,给那不知好歹的家伙两拳,以消心头之恨。

靖江帝闻此惊人之语,龙颜顿时剧变,剑眉如刀刻般紧蹙,双目炯炯有神,犹如火炬般炽烈,直直地瞪视着林小风,嗓音沉郁有力地质问:“此言果真属实?”

而王景文则低垂的眼睑遮掩住内心的波澜,他悄无声息地在宽大的衣袖中疾速记录着,口中默默念叨着“共同富裕”、“为生民立命”等崇高理念。在他内心深处,对于林小风能在这一刻表现出这样的进益,他深感压力倍增,于是暗自决定,自己绝对不能落后半步。

群臣听罢,皆是一愣,瞬间被林小风的言论吸引过去,无数双眼睛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汇聚,聚焦在他身上,其中混杂着惊讶、疑惑、揣测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靖江帝的怒火瞬间点燃:“够了!庸医害人性命,别说林爱卿,朕都想亲手制裁他!”

此刻,靖江帝正静静地聆听着李德贤的背诵,原本紧绷的脸色逐渐松弛下来,唇角悄然绽放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靖江帝的身影在空气中缓缓翻转,那双深邃的眼眸犹如穿越历史长河的星子,瞬时凝聚在林小风身上。

李一豪闭上眼睛,记忆的碎片在脑海中快速闪过。他清楚,此刻正是决定性的时刻,必须给林小风致命的一击。这个人在朝廷中若是继续待下去,无疑将成为国家的巨大隐患。

人群中,李秋炎面如止水,平静得仿佛连最细微的情绪波动也未能掀起半点波澜。

林小风此刻的状态就像一只披上了羊皮的狐狸,惹得众人不禁暗笑。众臣心中冷嘲热讽:“他平时追逐权力的劲头,比任何一只猎狗追赶飞盘都要迅猛,今天却摇身一变,扮起了道德的模范角色,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臣亲自奔赴断天府实地考察各地税收执行情况时,那些负责巡检各县税收的官员皆坦言,他们从未亲眼目睹阳曲县前来缴纳赋税的队伍,甚至有人对其是否存在都表示前所未闻!”

“还有最后的三人,他们是一伙的。他们是外地的流浪者,无家可归,作案无数。他们甚至宣称,食用婴儿可以长生不老。在顺城乡,他们截杀了两位孕妇,剖开肚腹,烹煮婴儿,只为了满足他们扭曲的欲望!”

“甚好!”靖江帝的话语在巍峨的大殿内回荡,他的声音既有雷霆般的威严,又夹杂着一种无法掩饰的无奈,“林小风身为朝廷官员,功绩固然可圈可点,然而在其任内却出现了疏漏税款的重大过失。为此,朕决定罚他一年俸禄,以此警示其他官员,引以为戒。”

“当着本宫的面,居然敢胡言乱语,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吗?”李德贤的嘴角挤出一丝冷笑,眼神中流露出杀意。

他方才过于热情洋溢的赞扬,忽视了林小风在朝堂上的孤立地位,以及他内心深处始终试图在阳曲县那一方天地中寻求片刻避世安宁的意愿。

然而,这位威严的帝王并未轻易放过太子,他紧接着问道:“只是这般囫囵吞枣地背诵,并非真正的学以致用。朕要问你,‘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此句该如何解读?”

“身为一介寒门学子,家中并无丰厚的财富积累,唯有怀揣一颗滚烫热烈的赤子之心,心中所思所想,不过是秉承天地浩然正气,为黎民百姓谋求福祉,继承先贤的智慧结晶,为后代子孙奠定太平盛世的基础基石!”

“起初,臣听从了郭太医的建议,认为公主可能是患有肺疾。臣手上有一种偏方,专门治疗肺疾,为了保证药效和安全性,所以特别用死囚来试药。”

林小风翻了个白眼,心知跟这个顽固的家伙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他淡淡地回答道:“你懂还是我懂?治好公主的是我,还是你?”

这些词汇:杀人、虐尸、殴打太医、太子参与……不断在靖江帝耳中回荡。

嘴角悄然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那份从容不迫和胸有成竹的气息弥漫在他周围,犹如一株傲然独立的青松,风雨不动安如山。

“虽然这次的药剂失败了,但好在公主的病最终还是被治好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欣慰。

然而,靖江帝已经做出了决定。李一豪焦急地想要辩解:“陛下,还有郭太医被殴打一事……”

林小风悠然间拂去了言语中的尘埃,那抹笑容从嘴角悄然绽放,淡然中透着狡黠,像是山涧溪水里的顽石,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深藏智慧。

林小风哈哈大笑:“心中有鬼?李大人真会开玩笑。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倒是有些人打着正义的幌子,暗地里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林小风沉默片刻,整理一下衣袖,叹了口气道:“陛下,臣确实毒死了八十多个人。”

林小风心中暗自嗤笑,阳曲县的账簿清晰如镜,岂是那些久居庙堂、历经沧桑的老臣所能轻易揣摩透彻的?

靖江帝闻此言,眉眼之间悄然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赞许,这微妙的变化并未逃过林小风锐利的眼神。

“于是,臣也派人暗中查探林小风的行踪,发现他与太子频繁密会。”

林小风的言辞犀利,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锋利的刀,直刺人心。他的话语在朝堂上回荡,众臣无不为之动容。他们的脸上流露出惊愕、愤怒、痛心的表情。有的臣子握紧拳头,有的臣子低头不语,有的臣子瞪大眼睛,仿佛要将林小风的话语刻进心里。

李一豪被靖江帝的目光看得一惊,他没想到靖江帝会突然出声。他有些不知所措,但仍然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好,公主的病治好了,这是大功一件。但是,虐尸又怎么解释?难道你还会死而复生之术?”

太子冷笑一声:“好!那本宫就尊称他为林师傅。”

“陛下,臣记得数日前,太子频繁逃离学堂。那时臣就开始对太子的行踪产生了怀疑。”李秋炎缓缓开口,语气坚定。

群臣听着林小风的话语,心中不禁升起了一股敬佩之情。这八十一人的罪行,令人发指!若是以毒药毒杀,简直是太便宜他们了!

那醇厚的嗓音在空旷的殿堂中悠扬回荡,持续了二十多篇之久才略作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