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鬼嫁娘13(1 / 2)

加入书签

秦昭宁和徐知砚从杏花村中出来时已日薄西山,因着案发至今已近两日,唐浩仍未寻到,本案或还涉及到幼童拐卖,案情便更紧急了,故而二人今夜并不打算歇下,径直回了官衙。

“今日属下在村中做了盘问,七月十四亥时前后至七月十五丑时,无不在场证明的,除了原先的刘婆子、刘大壮和唐川外,还多了一人,便是张家娘子,名叫汤灵芝。”冯翰良迎上二人,将两本册子递给徐知砚,“大人,这是今日记录的,这是昨日记录的,其他人口供并未有太大出入。”

徐知砚接过册子认真翻阅,“汤灵芝前夜不是在侍奉公婆?”

冯翰良道:“根据口供,子时以后她确实是同公婆在一处,但子时以前汤灵芝并不在他们家中。”

秦昭宁抬眸,疑惑道:“她同她公婆分府而居?”

冯翰良点点头:“汤灵芝的丈夫张献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因早些年汤灵芝和妯娌不合,张家早早就分家了,汤灵芝和丈夫张献就单独住在村中另一处院子,她的公婆和张家长子一起住,汤灵芝对公婆也就堂前尽孝,屋后不相往来了。”

秦昭宁身体朝前倾了倾。

“因着张献对汤灵芝有救命之恩,两人感情甚好。直到三年前,张献因做工掉下屋顶,雇主家给她公婆赔了钱,汤灵芝要分钱,她公婆要她立誓不能改嫁,为张献守寡一辈子。因他们身体也不太康健,还要求汤灵芝侍奉他们到老,说他们走之前会给她分钱。汤灵芝嫁过来时已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没有法子,就搬回去同他们一块住了。”冯翰良深深叹了口气。

“汤灵芝是个寡妇?”秦昭宁蹙眉,又翻阅了手中的口供,心下又有了新的判断。

“是啊,是个寡妇,他们都唤她‘张家寡妇’,年纪也不大。这世道当真是女子不易,尤其是这般没有娘家护着的,可容易被夫家欺负。”冯翰良唏嘘不已。

秦昭宁抿了抿唇瓣,一时无言。

徐知砚视线若有似无扫过她灰白的面庞,正色道:“是她夫家不作为,既将她娶进门,应好好护着她。”

“她丈夫死了,轻尘栖弱草,终究还得靠自己。”秦昭宁没由来说了一句,“她自己有活计做么?”

“有的,平日里她会上山挖点草药拿去卖,也并非不能自己过,但她还是选择留在张家。”

秦昭宁点点头,又继续问道:“汤灵芝既已和公婆同住,那为何亥时至子时之间又无不在场证明?”

“哦!”冯翰良才意识到自己尚未说完,“那夜七月十四,汤灵芝说要回自己和张献的院子为他烧纸,因此戌时在公婆家烧了纸以后,便回了自己家去了,一直到亥时过半才回到公婆家中,之后便同她公婆在一处。听到锣鼓声时,汤灵芝和公婆也是一同听到的,不过他们家离陈芳家远,声音倒听得不太真切。”

秦昭宁点点头,“如此,倒也说得过去。那汤灵芝带回官衙了么?”

“带回了,可要审问?”冯翰良便要将二人带去暗室。

秦昭宁却叫住了他,“冯大哥等等。说起锣鼓声,冯大哥这两日去搜查,可有发现谁家有锣鼓或是嫁娶之物的么?”

冯翰良摇头,“昨日大人已让我们重点去搜了,但确实未发现哪家家中放了锣鼓的,最近家中有嫁娶的,只有村口王家了,不过那已是三四年过去了,衣物全套尽数完整,并不缺红盖头。”

秦昭宁点点头,又问:“那瓷瓶和香杆子可验好了?”

徐知砚一拿到证物,便让冯翰良先回来找仵作勘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