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章 循吏传见解与大纲(2 / 2)

加入书签

廉洁从政的坚持

除了勤勉尽责、为民解忧外,循吏们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们的高度廉洁。尽管当时的社会腐败问题非常严重,但这些官员依然坚守正道,恪尽职守。

循吏传中有一位名叫李广之的官员,他曾在京城任职多年,可谓权势滔天。但是,无论身边亲朋好友如何劝说,他都坚持不收受任何贿赂。有一次,一位大贵人的手下趁李广之不备,偷偷在他的家中摆放了一大笔金银珠宝,企图通过行贿来获得优先职位。不料,李广之发现后大怒,坚决将所有金银退还,并切断了与那位大贵人的任何来往。由于他的清廉正直,即使在朝中权势滔天的大贵人面前,李广之也从不畏惧,勇敢地坚持原则。

再如传中记载的另一位官员卫青,他曾经多次拒绝皇帝的金帛赏赐,理由是"国家尚有赈济百姓之需",坚持不接受任何个人馈赠。有一次,皇帝竟然亲自将一锭黄金送到卫青的家中,卫青毅然将其退回,甚至严词训斥侍从,不留半分私恩。这种不畏权贵、恪尽职守的清正形象,使得他在朝中享有极高的声望,被皇帝视为可靠之臣。

无独有偶,另一位名叫张敞的官员,更是在调任时坚持"以身许国"的高洁操守。当时他被任命为东海太守,原本可以从中获取丰厚的私利。但张敞却拒绝在任上"骑劫"百姓,反而亲自督查地方税赋,严格执法,确保百姓权益不受侵犯。由于他的廉洁自律,张敞最终被皇帝提拔重用,成为汉武帝最信任的谋臣之一。

上下交流的阻隔

尽管循吏们都是坚韧正直的好官,但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特殊性,他们却常常面临上下交流的障碍。一方面,皇帝和朝廷高官往往远离民间,很难了解百姓的真实困境;另一方面,这些平庸无奇的地方小官也缺乏主动向上反映情况的渠道和勇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