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魏书崔琰传见解与大纲(1 / 2)
《崔琰传——曹魏政坛的明智之士》
三国时代,正值中原动荡,群雄割据。在这个群雄逐鹿,政局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恪尽职守的政治家实属难能可贵。崔琰就是这样一位在曹魏政坛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卓越政治家。
1崔琰的家世背景
崔琰,字公辅,涿郡人(今河北省)。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为政的显赫家族,家学渊源,是三国时期曹魏王朝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
崔琰的祖父崔彪曾任东汉中散大夫,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崔彪的儿子崔珪则更进一步,出仕东汉,历任尚书仆射、中常侍等要津要职,在政坛上颇有影响力。可以说,崔琰是在一个政治世家中长大的,从小耳濡目染,熏陶于儒家思想和广博的政治见识之中。这无疑为他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崔琰的仕途经历
崔琰少有俊才,自幼即博学多才,天资聪颖。二十出头时,他便以举贡生的身份进入中央政坛,出任典尚书郎。在这里,他凭借出色的政治头脑和丰富的学识,很快就受到了丞相曹丕的赏识。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建立曹魏王朝,崔琰亦随之而升迁,先后担任尚书仆射、中兵曹掾等要职。在这些要津要害的职位上,崔琰都能胜任愉快,施展才能,深受曹丕及其儿子曹叡的器重。太和三年(229年),曹叡进一步提拔崔琰为中书监,这一职位堪称当时政治核心圈的要职,可见其在曹魏政坛上的地位之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