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5牵连(2 / 2)

加入书签

皇上眉头微皱,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楚琰站直身子,眼中带着一丝坚定与不舍,“楚琰想请求陛下准许我回烙城继续发展保险业。如今,烙城的百姓对于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我若留在京都,恐难以兼顾保险业务发展。”

齐煊心中一紧,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楚琰的身上。虽说他与楚琰的情感早已在这场政治联姻中葬送,但他却不愿让她离去。

然朝堂之上,他却无法表现出一丝不舍,只能默默地站在原地,面无表情。“此事……”

皇上沉吟片刻,目光闪烁不定。

就在皇上迟疑之际,大臣魏琮从列队中迈步上前,朝皇上一拱手,沉声说道:“启禀皇上,公主殿下在烙城发展保险业,已经为大姜朝百姓带来了诸多福祉,现今殿下更是成了大姜朝的女首富,才智和能力有目共睹。微臣以为,公主殿下应当留在京都,继续发展惠民保险事业,为皇上分忧解难。”

魏琮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有力,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朝臣们顿时议论纷纷,有支持楚琰留在京都的,也有认为她应回烙城的。魏舒宁站在一旁,神色微变,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疑惑与不安。

皇上闻言,眉头微微一展,似乎已有了决定,“爱卿所言极是。公主,你能力出众,若留在京都发展惠民保险,必能更好地为朕效力,也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楚琰略有迟疑,皇上则一拍龙椅上的椅柄,“此事就这么定了,你暂且留在京都,若有其他打算,日后再议。”

楚琰眼中的黯然一闪而过,她深知此刻不便反驳,只得应道:“遵命。”

退朝之后,魏舒宁心中越发不安,她匆匆跟随父亲魏琮回到相府,面色冷峻地走入书房,将房门紧闭后,才低声质问道:“父亲,您明知道太子与楚琰之间的旧情未断,为什么还要极力劝说皇上让她留在京都?您这是……”

魏琮站在金銮殿外,目光悠远,似乎在思索什么深远的事。片刻后,他微微转身,目光冷静且深沉,“舒宁,若她离开京都,鞭长莫及,还不好腾出手来对付她。况且,现下皇上正是用人之际,也不愿放她回去。”

魏舒宁听罢,神色复杂,她本以为父亲会为她排忧解难,却不料竟是如此打算。她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父亲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忧虑。然而,她深知身处权谋之中,许多事由不得自己做主。“女儿明白您的苦心。只是……舒宁不知未来该如何自处。”

魏舒宁低垂着眼帘,声音带着一丝凄然。魏琮轻轻叹了口气,走上前拍了拍女儿的肩膀,“你现在是太子妃,这朝堂之中风云变幻,我们只能步步为营,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至于太子与楚琰,为父自有办法。”

魏舒宁默默点头,心中的不安却未曾消散。她明白,从这一刻起,她不仅要面对冷淡的太子,还要面对曾经与太子有过旧情的楚琰。

魏琮父女谈完后,心情复杂地转身,见楚琰正从她的方向缓缓走来。楚琰一身素雅的淡绿色长裙,长发如云般垂落在肩头,显得格外清丽动人。魏舒宁见状,迅速调整了自己的表情,恢复了一贯的温婉大方,迈步迎了上去。

“公主殿下。”魏舒宁笑意盈盈地唤道,“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