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反击开始以一挑二(1 / 2)
当然严格意义上讲,鉴查院算自己人,不算被拉下水的,尤其是一处。
一处原本大概分几个山头,死忠于朱大人的,看不惯一处贪污受贿的,和浑水摸鱼的。范闲在朱格死后与洛九一起祭献挽联,派人照拂朱格妻小,忠于朱大人的手下早已归心,甚至小范大人回来后第一次去鉴查院那天,都是朱格之前的亲卫主动恭迎。而看不惯原来一处贪污行为的一拨人,比如邓子越,更是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不是郭逵带人叛逃时一处全员出动保护庄墨韩,这些人早就跑去投奔洛九了。如今这两类人被范闲轻而易举地收服,剩下浑水摸鱼的反倒成了少数派,反正是摸鱼,在谁手下摸都一样。
就这样,一处到了小范大人手下的第一天,就高效地运转起来,甚至因为了解范闲为人,他们连之前明目张胆地受贿都不敢了,部门风气为之一清。而范闲也对他们十分了解,知道该派谁去查二皇子的帐,派谁和自己一起,去敲登闻鼓。
登闻鼓不是好敲的。每次敲响,必有奇冤。
上一次京都府衙遇上这事,还是国公之子横刀夺爱,侍卫不忿血溅三尺的那个故事。范闲还有印象,那个事情正是陈院长安排,起因是为了帮自己写那首歪诗带来的庆帝和洛九的舆论风潮转移焦点。
小范大人自己也没想到,时隔数月,敲响登闻鼓的居然是自己,起因居然还是为了庆帝和洛九的舆论。世事无常,当真可叹。
按理说,敲了登闻鼓的人要吃杀威棒。可是新任张府尹看着笑眯眯的小范大人,硬是没敢打。等他接了状纸,简直吓得要从椅子上翻下来。小范大人他、他、他居然状告二皇子!府尹大人硬撑着往后翻了一页,腿更软了,因为第二页上状告了太子。
张府尹还记得梅府尹正是因为审了小范大人的案子,招来了太子二皇子同时出现,被逼入绝境被迫辞官,然后遭遇马匪死在回乡路上,这才让他张家一飞冲天。
谁能料到,时隔数月,三位主角再次同聚一堂,倒霉的变成了他自己!难道这是京都府尹必经的宿命不成?更何况小范大人他告的不是小事啊!这样的惊天大案,理当直通御前,怎么、怎么能这么为难老人家呢!
范闲也不想过于为难老人家。“张大人,这样的大事,范某觉得,不该京都府一肩扛下。二殿下走私,这银钱往来户部也该有责任的吧?太子殿下派遣私军灭口史家镇,这样的大事,兵部岂会一无所知?鉴查院监察百官,居然没有发现,是陈院长的失职。都察院赖御史,是不是也该参与调查,以正官声?”
他的声音温和,循循善诱。张府尹也是昏了头,只想着推卸责任,居然就这么被小范大人说服了。而范闲选择以上各部,不是瞎选的,早就做好了前期准备。几乎是张府尹答应的同时,各部就收到了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