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页(2 / 2)

加入书签

能被派出来的下人一般都是口齿伶俐的,何况这些话也说过不少次了,几个下人尽管看起来涕泗横流,还是比较有条理地将事情说了。贾敏去年就卧病在床,后来就没怎么好,过年那几天还支撑着爬了起来,和林海还有林黛玉一起用了团圆饭,刚过了正月初二,便再次病倒了,林家请了不知道多少名医,还有告老的御医都被请来了,都说是油尽灯枯之象,到最后,哪怕拿着上好的老参吊命,也是气若游丝,多半时间都在昏迷,几乎是水米不进,如此拖到过了女儿的生辰,二月十三的晚上,伺候的人就发现,贾敏断了气。

贾敏的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尽管觉得不吉利,林家也早早就开始准备后事,一开始只是想要冲一冲,这会儿是真的用得上了。秦夫人听几个下人说着贾敏的丧仪,心情已经平复了下来的她已经开始琢磨着林家在扬州的具体情况,如今看起来,林如海尚且游刃有余,起码在丧仪上,扬州一地的大小官员,甚至是林如海的顶头上司也让亲近人前去致祭。由此可见,林如海如今官位坐得挺稳,不管怎么样,哪怕是为了教养女儿,林如海很有可能过了贾敏的孝期,就会续弦,也不知道贾家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贾家这会儿又是一片乱哄哄的景象,史太君听说了丧信之后,便伤心欲绝地大哭起来,之前过年的时候,贾敏还派人给贾家送了年礼过来,押送年礼的人跟贾家人说贾敏已经渐渐好了,史太君还高兴了一把,哪知道,还不到两个月呢,贾敏就过世了,原来之前是贾敏怕史太君担心,才命下人那般说的,这让史太君更加伤心了。老太太年纪也不小了,这会儿伤怀之下,便有些不妥,慌得贾家的人连忙拿了帖子去请太医。

不管怎么样,林家派人来报了丧,贾家史家都得作出回应,史家这边关系远一点,一家子也腾不出人手来,只得叫了大管家过去,贾家那边这样做可是说不过去,最后,新婚还不满一年的贾琏被赶鸭子上架,派去扬州奔丧了。

当然,贾琏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将自己的表妹接过来,免得到时候姑父娶了新人,所谓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若是林家的下一任主母亏待了林黛玉,贾家又鞭长莫及,岂不是又要让老太太伤心。另外,林黛玉也是流着贾家的血脉的,林如海官路畅通,贾家如今却有些每况愈下的架势,自然需要一个纽带来维系贾家和林家的关系,林黛玉作为贾敏与林如海唯一的女儿,自然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不管在人家热孝的时候去接人是否符合规矩,反正贾家人对规矩体统什么的也不是那么在意,因而贾琏带着史太君的书信,便带着人直接快马加鞭往扬州去了。

贾家的盘算秦夫人隐约知道了一点,她只觉得史太君实在是一厢情愿,似乎还打着林家与贾家两家再度联姻的主意,想到这里,她就觉得恶心,当初史太君居然想要为贾琏求娶自己的宝贝女儿,也不看看自家配不配!

虽说表妹死了,但是这对史鼎的影响又不大,又不是同姓,还出了五服,史鼎派了人去致祭之后,便不再管这事,依旧每天上朝下朝,就在这段时间里面,殿试结果出来了。这一年点的一甲出人意料的都是没什么深厚背景的人,当然,这并不能否定他们的考试成绩,他们很快被授了翰林院编撰、编修之类的官职,直接进了翰林院,二甲三甲之后又举行了庶吉士考试,一部分留了下来,成为了庶吉士,相当于内阁预备役了,只是每三年都有一二十个庶吉士,真的入阁为相的比例也大不到哪里去。

史鼎这天满脸喜色地回来了,秦夫人见他模样,连忙迎了上去,笑吟吟地帮着史鼎更衣,嘴上问道:“老爷这般欢喜,可是得了圣上的赏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