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1 / 2)
朝中这会儿人事调动异常频繁,甄体仁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不知道中饱了多少私囊,盐税交上来一年不如一年,当今再能忍,也忍不下来了。只是上皇一向对甄家优容,贵太妃虽说如今已经年老色衰,但是上皇也不是毛头小子,新鲜的美人毕竟稚嫩了一些,不及贵太妃善解人意,得上皇的喜爱,自己那个十二弟如今虽说已经成家开府,但是,因为上皇的宠爱,依旧能够经常进宫,用各种法子讨上皇的喜爱,眼见着上皇对老十二越来越看重,甚至将自己手头的权力也下放了一部分给他,这让当今更是忌惮不已。
甄家已经是当今的眼中刺,肉中钉,只是想要对付甄家,却要缓缓图之。因此,当今不得不咬着牙,找了个理由,将甄体仁召入了长安,入了内阁担当文渊阁大学士。甄家为此欢欣鼓舞,毕竟,巡盐御史虽说能捞到钱,但是品级终究低了点,而且,这些钱也不是甄家能够独享的,需要跟更多的人分润,而且,身在江南,很多消息也不灵通,也很难给贵太妃还有十二王爷以实质上的支持。若是能够入京为相,那么,以甄家的影响力,自然能够号召群臣,为十二皇子聚集力量,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上皇也不同意,即便是将来逼宫也不是不可以。
甄家带着满肚子的野心,拖家带口上京了。后面,当今自上位之后,就在江南布下的棋子已经开始动作。甄家在金陵几乎土皇帝一样的存在,别看一些好事的人,将贾王史薛弄出个四大家族的说法,什么护官符不护官符的,事实上,别说四家已经开始没落的现在,就算是四家最鼎盛的时候,也不能真的跟甄家相比。
甄家前朝的时候,就是金陵豪族,到了本朝,因为从龙之功,接下来几代子孙跟皇家都颇有关联,发展更是迅速,便是旁支子弟,入仕者也极多,因此到了如今,甄家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意思。
这一点,不光当今明白,上皇其实也清楚,他对甄家极为优容,一方面是念及以前的交情,还有尚在人世的奉圣夫人,也就是他以前的乳母甄家老太太,另一方面,也是知道甄家在江南多年经营,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江南的动荡。自从宋朝大肆开发南方之后,江南已经是各朝的经济重心所在,不说别的,江南稻麦一年两熟,北方这边却因为黄河水患一直难以平定,多有天灾,加上江南的盐税还有织造,若是江南出了乱子,必然会引起朝堂不稳。只是上皇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年轻时候的魄力,如今又需要借着甄家代表的老臣,掌握朝堂,因此只得对甄家的一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欺欺人。
当今却是个有耐心的,他一点点收集着甄家的罪证,江南那边,也很早就在布局,就等着将甄家一举拔除,免除后患,如今他需要做的,就是让甄家跟朝堂上不服气自己的人先对掐起来,才好坐收渔人之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