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2 / 2)
因此,哪怕史太君在那里明示暗示,薛家依旧岿然不动,薛王氏如今异常淡定,她也不跑过来请安什么的了,平常史太君叫了她过来说话,暗示什么女孩子的名声之类的事情的时候,薛王氏浑然当做没听到,就在那里气定神闲地捏着帕子,数上面的经纬丝线,嘴里就开始念叨,自家现在在做什么大生意,本钱一时周转不过来,想起来家里还有几张借据呢……总之一句话,史太君只要敢说薛家什么,薛王氏直接就暗示,让我们走行啊,先还钱再说!
薛王氏算是看明白了,贾家这样不要脸的人家,你要想斗得过他们,就得比他们更不要脸。薛王氏担心贾家破釜沉舟,直接毁了借据,干脆将借据就分开来,藏在自己和女儿薛宝钗身上了。几十万两的借据,加起来也不过是几张薄薄的纸罢了,藏起来是很简单的,就算缝在衣服里面太麻烦,也是可以藏在荷包首饰里面的。
薛宝钗性子极为坚韧,这样的人,若不是没摊到一个好家世,也没有受到较为正统完善的闺阁教育的话,想要青云直上并不是没有可能。她如今被人恶意坏了名声,史太君为了孤立她,又不许家中的姑娘与她交往。流言出来之后,原本住在园子里的李纨娘家的嫂子立马带着两个女儿连夜搬走了,当初要不是跑过来投奔的时候,李约正好外放了,她们也不会找到李纨这个在守节的姑奶奶这边来,如今哪怕是多花费一些钱财,还是找个安静的地方住下更保险一些。
至于邢岫烟,她是没地方可去,但是邢夫人乐得二房被打脸,很是说了几句阴阳怪气的话,最后将邢岫烟接到了自己院子里面住着,还用这个做借口,将贾赦的几个已经不得宠的侍妾给发卖掉了。
薛宝钗被孤立,她也不着急,她需要等到风头过了再露面,外面的事情,她交给了薛王氏去应对,她深知薛蟠的个性,因此,借着自己伤心难过的由头,硬是将薛蟠拘在了家里,不让他出门搞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薛宝钗的确是薛家的主心骨。薛蟠这辈子最疼爱的就是自己这个妹子,当初因为他的事情,让薛宝钗小选的事情黄了,这些年,他不是不愧疚的,因此,在薛宝钗编出了一大堆理由,说担心自己一个人在家,不好应对那些跑过来冷嘲热讽的人,要哥哥保护云云,薛蟠脑子一热,自然便留了下来,每天对着所有过来的人横眉怒目,弄到最后,除非必要,梨香院这边是没人来了。薛蟠待在家里不出门,倒是躲过了一劫,那边原本想要勾着让薛蟠坏事的人,只得暂时偃旗息鼓,一边时不时往乱七八糟的流言里面添一把火,一边等着薛蟠忍不下去,冒出头来,好再做计较。
贾家还不了钱,自然得容忍薛家继续待下去,还得容忍别人提起薛家,就免不了带上贾家的行为。毕竟,大半的大观园都是拿着薛家的钱修的,你把债主赶出去,那也太说不过去了。总而言之,薛家固然出了个不知道廉耻的女人,贾家男人的荒唐无耻,也得到了京城人民的普遍认同,贾琏就不要说了,之前趁着老婆王熙凤生日,跟下人家的媳妇偷情,还被老婆抓了个正着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人们固然说王熙凤是母老虎,贾琏这样的,自然也不是好东西。贾宝玉更是那个了,才多大年纪,身边就有了通房,调戏母亲身边的丫环,还吃丫环嘴边的胭脂的人物,再一想到这位当年抓周就抓了胭脂的,果然是酒色之徒。这样的人家,谁敢跟他们家结亲呢,因此,用不着史太君说什么不宜早娶的话,贾宝玉的婚事,跟薛宝钗一样,都悬了。
贾家跟薛家如今就保持着这样一种互相拖累,互相顾忌的关系,薛宝钗的名声没了,而且还是因为贾宝玉的缘故,薛宝钗若是不嫁给贾宝玉,将来无论嫁给谁,都会有问题,没准到时候,人家不乐意了,将薛宝钗以不守妇道之类的理由给休弃了,薛家都很难奈何人家,没准连嫁妆什么的都得赔进去。而贾宝玉就不同了,贾宝玉有一种天生的的柔软心肠,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讨女孩子欢心的缘故。这年头,大多数男人对女人的心思,往往就是将女人当做附属品,尤其对丫环侍妾什么的,更是与商品无异,可贾宝玉不一样,他对女孩子总是温柔体贴,很能体谅她们的难处,因此,哪怕对上尤二姐尤三姐那样两个人,他都对她们表现得极为温柔,对她们的死极度惋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