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1 / 2)
王夫人为了管家,往公中贴补得心头都要滴血,恨不得直接将王熙凤从床上拖起来,将管家的事情还还给她。只是王熙凤这会儿一门心思窝在自己的院子里面,她那边的小厨房,天天药味冲得叫人闻着都觉得心里发苦,王熙凤一边调理身体,一边也没真正消停,在知道平儿在背地里也有些心思,早就将贾琏的心都拉拢了过去,又想到之前听贾琏说起过等她死了,将平儿扶正的话,那会儿她被平儿一阵哭,又作低伏小表忠心给糊弄过去了,这会儿她有的是时间。
王熙凤当年既然能玩死贾瑞,如今自然也整治得了平儿。她深恨平儿在她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居然暗地里面捅她的刀子,但是平儿这么多年来,居然在贾家已经有了些根基,不说那些下人,便是几个主子,对平儿也是赞誉有加的。因此,想要直接弄死平儿,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王熙凤便选择了另一条路。
因为王熙凤正在调理身体,不好服侍贾琏,便依旧摆出从前的模样,叫平儿贴身伺候他。很多人家都有这样的规矩,在嫡长子出生之前,侍妾通房都是要喝避子汤的,除非确定主母生不出来,否则,庶长子这种生物,能避免还是避免得好。平儿同样如此,王熙凤为了断绝平儿的心思,直接在平儿的避子汤里面都加上了朱砂,避子汤就变成了绝子汤。王熙凤做得很隐蔽,压根没有用她身边的人手,免得再有人吃里扒外,将事情抖落开来,告诉平儿。
平儿半点也没有发觉,中药的味道本来就重,除非专门学过,有几个人吃得出其中细微的差别,平儿自然没吃得出来。这不过是王熙凤对付平儿的第一步罢了,她冷眼看着这个在自己面前永远低眉顺眼的丫头,如今在贾琏的滋润下,满脸都带着春情的模样,心中冷笑。
贾家这边到了年根上,一群男人女人依旧在勾心斗角,史家这边的年相比起来,就温情脉脉得多了。
林黛玉虽然还在守孝,但是这并不影响她给秦夫人搭把手,她在家的时候,三节两寿的礼单,也都是她拟的,最多拟过之后,给嬷嬷瞧一遍,再给林如海瞧一遍,稍微修改一下也就是了。林家与史家虽然交际的圈子有些不同,但是大体上也差不到,秦夫人有林黛玉帮着搭把手,史湘霓也在帮着打下手,这个年过得轻松了许多。
年底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开祠堂祭祖,史鼎如今是族长,虽说史鼐不在,史家的族老在京城的也没几个,但是,并不耽误祭祖的事情。家里也就是史鼎与史鸿两个男丁,这年头,女人是不能进祠堂参与祭祖的,因此,年三十那天开祠堂,只有父子两人给祖宗磕了头,史鼎还弄了一篇骈四俪六的祭文,在祠堂里面大声念了一遍,心里头却很是得意。史家这些年蒸蒸日上,自己简在圣心,儿子在翰林院混得很不错,据说下一年就能再进一步,不是进都察院就是进六部。御史可以风闻言事,就是比较得罪人,进六部的话,管的是实事,只怕一开始不容易出彩,不过,史鸿还年轻,多历练几年也无妨,有他在,或许等到史鸿不到不惑之年的时候,就能入内阁了,想到这里,史鼎真是连做梦都会笑醒了。现在唯一遗憾的就是,儿媳妇还得守孝,暂时不能给自己添个乖孙子。
说到儿媳妇的事情,这次开祠堂,也有林黛玉的原因。林黛玉去年的时候,便已经嫁做史家妇,按照规矩,去年年底祭祖的时候,就该带着林黛玉过来在门口磕个头,将她的名字记在族谱上,定下名分。只是那会儿林如海重病,史鸿与林黛玉夫妻两个一直在林家那边侍疾。后来林如海过世,夫妻两个又要给林如海操持丧事,又扶灵回乡,还得按律守制,这事便耽误了下来。
今年虽然林黛玉还在孝期,不过,这并不影响祭祖,因此,史鼎焚香净手之后,取了族谱,翻到自家的那一页,亲自提笔,在史鸿的边上,写下了林黛玉的名字,如此,林黛玉才算是真正正了名分,成为了史家的一分子。这年头,名分可比什么都重要,像史家这样的人家,也唯有正妻,能被记在族谱之上,至于通房妾室,哪怕有孩子,也是不能在族谱上留下什么痕迹的,连夫姓也不能冠,如贾家的姨娘,只能被叫做一声赵姨娘,周姨娘的,谁也不会叫她们贾赵氏,贾周氏。
↑返回顶部↑